"婚姻咨商/治疗"与"婚姻教育"之差别

作者:褚襄烈牧师
加拿大真爱家庭协会会长

在过去,心理治疗历史一直是从"有问题"的人著手。当然,没问题的人为什么需要花钱看心理医生,或找专家谈话呢?也因此,人们总觉得有问题的人才会去找这方面的人。而专家们也一直忙于建立各种不同的理论与治疗方法,来解决问题。西方循此轨迹发展出的婚姻治疗有四、五十年历史,然而,婚姻问题越来越大的结果,使得人们怀疑婚姻治疗的效果究竟如何?

心理治疗师或协谈专家像什么呢?他们像是在湖边建治疗办公室的专家,坐在舒适明亮的办公室里,手拿咖啡,透过一尘不染的落地长窗,无奈望著外面溺在水中,打得难分难解、载沉载浮的夫妇,等著他们发现已经走头无路,自愿进入办公室寻求帮助。这些夫妇多年来因著各样问题与冲突,两人的关系已经遍体鳞伤,在无解、绝望的黑暗中,日复一日的挣扎度日。

美国夫妇平均在六年后才寻求咨商,然而,一半的婚姻在七年内解体。难怪《时代杂志》在1995年的一份特刊中指出,消费者报导批判婚姻治疗效果差,婚姻治疗师不具竞争力。这是外行人说的话。事出岂无因?想想看,经过多年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哪个技师能修复从未保养、即将报废的车呢?

婚姻与家庭教育不同于婚姻治疗。婚姻治疗理念是指那些婚姻有问题的人才需要帮忙,它虽具疗效与教育能,但却是被动的。他们不能在街上拦人、在湖中拉人,也不能敲他们的门说:"你们有问题,来我这治疗!"他们首要的工作就是,等、等、等。

但是,婚姻与家庭教育不一样,它的理念基于生命是个不断成长与改变的过程,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才得以适应并健康生存。因此,婚姻与家庭教育采取预防式的主动、积极态度,介入人们的生活。它鼓励在两人关系好时,甚至在开始一个关系前,就要先学习做健康的自己、认识人,学习、和经营关系。当困难来时,就知道如何处理,而不是静待婚姻瓦解。

如今,很多治疗师已放弃被动、冗长、效微的治疗方式。他们主动走到上游,去寻找、帮助、教导夫妻认识彼此、学习有效的沟通、装备他们处理冲突技巧,避免危机,远离危险的岸边,不要掉入湖里。延伸阅读:http://blog.sina.com.cn/u/2589841064. smartmariages.com。

研究指出,祖父母若离婚,他们孩子的离婚率增加10%,到孙字辈时更增为65-75%,这是心理上的"离婚基因"。扭转这机率的唯一有效方法是加强婚姻与家庭预防教育,达到一代受教,拯救三代效。

人的一生在学业和专长上多在不断受教,唯独少涉猎于认识两性差异和人际关系上。婚姻与家庭比工作更容易失败原因之一是,人们少投资在两性关系上。箴言 24:3-4说,家庭建立在智慧和了解的基础上。有知识的家庭,屋中必充满贵重的宝物。创世记 1:28提到,神交给人管理世界的任务。管理需要以知识分析问题,并加以经营。婚姻与家庭有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且,由于生活中百分之七十的问题永远无解,这造成婚姻关系倾向自然瓦解。因此,人若不用心学习两性知识与投资经营,是不难预后的。


作者简介:

褚襄烈牧师具神学学士,婚姻与家庭咨商/基督教教育硕士。台、美、加九年牧会经验。他所开发的"相识与爱的礼赞"-婚姻与家庭教育课程是以圣经为本,研究神如何透过生理差异造男造女,使之相配。课程采用最新的生、心理/社会研究,及各样统计资料,并辅以咨商技巧,以寻求两性相融之道。欢迎进一步联络。Familykeepers.c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