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火連燒七天,多處豪宅被毀 華人牧者鼓勵信徒積攢財寶在天上

Spencer Pratt
好萊塢明星Spencer Pratt的房子在被加州大火徹底燒毀

截止1月14日,加州大火已經持續了七天,強烈的火焰和高温摧毀了大片住宅區,包括一些好萊塢明星的豪宅。這場災難不僅讓人感受到自然災害的可怕,也讓許多人深刻反思關於財富、物質和永恆價值的意義。

在這場災難中,不少名人、商界精英以及普通居民的家園被大火吞噬,其中包括帕麗斯·希爾頓 (Paris Hilton)、比利·克裡斯托( Billy Crystal )和斯賓塞·普拉特(Spencer Pratt)和海蒂·蒙塔格(Heidi Montag)夫妻等好萊塢知名明星。他們在火災中失去了家園,普拉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通過監控攝像頭看到家中被燒毀的經過,他寫道:「我正在看著我們的房子在監控攝像頭上燒毀。」蒙塔格表示:「我們逃出來了,但我不斷想著我們應該帶走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家人在我身邊。」

在隨後的一則帖子中,她淚流滿面地説,她「非常難過,我們的家已經不在了」,並且他們失去了「所有辛苦得來的一切」。

然而,這場火災也引發了關於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思考。華人牧者張伯笠在其分享中提到,火災讓人明白,最終我們帶不走任何物質財富。「警察只給你五到六分鐘時間讓你撤離,能帶走什麼呢?如果耶穌來了,我們能帶走什麼呢?如果審判來臨,我們能帶走什麼呢?」他説道,強調在災難面前,物質財富是短暫和無常的。與此相對,信仰和奉獻則能夠為我們積攢天上的財寶,這是永恆的財富,不受火焚燒、不受侵蝕。

張伯笠的這一分享引發了廣泛的共鳴。他指出,雖然地上的財富和房產在災難中可能被毀,但我們可以通過奉獻將我們的財富轉化為永恆的積累。他進一步解釋道,許多教會不敢談論奉獻,因為人們往往覺得奉獻會失去什麼。許多信徒擔心,奉獻給上帝的金錢會讓自己「沒了」。然而,張伯笠以好萊塢明星的例子進行了反思,如果這些明星們把財富奉獻給上帝,那些財富便成為了存在天上的「儲蓄」,永遠不會被火災所毀滅。相反,如果他們只是將財富埋藏在地上,它們就可能在一場災難中付諸東流。

「我們常常把精力、金錢都投入到房產、奢侈品等物質追求中,但是這些東西最終都可能在一場火災中化為灰燼。」張伯笠在分享中提到,許多人為了打造美輪美奐的家居環境,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購買藝術品、名貴傢俱等。然而,災難面前,這些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他呼籲信徒養成奉獻的習慣,把一部分收入投入到神的事工中。「奉獻不僅僅是把金錢交給教會,它是對上帝的信任和順服,也是為天上的永恆財富積攢儲蓄。」張伯笠特別強調,奉獻不僅僅是義務,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習慣。只有將地上的財富轉化為天上的積累,才能真正享有永恆的回報。

為了進一步闡明奉獻的重要性,張伯笠分享了自己個人的實踐經驗。他表示:「有人問我是否有奉獻,我可以告訴你,我一直嚴格遵守十一奉獻的原則。在我所服務的洛杉磯豐收華夏教會,我不僅會奉獻十一,還會在收入的基礎上增加奉獻比例。這是我堅守的信念。」他解釋説,奉獻並不是為了少什麼,而是為了更好地在天國儲存財富,享有永恆的祝福。

張伯笠還引用了聖經中的教義,特別是彼得前書中的教導:「我們在天上存的產業是不朽壞、不凋殘、不玷污的。」他指出,地上的一切財富都會腐爛和毀壞,而在天上的財富則永遠不變,無法被任何災難摧毀。通過奉獻,我們不僅是在地上幫助別人、推動福音事工,更是在為自己積攢天上的財富,享受未來永恆的祝福。

  •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榮牧師發文悼念:約翰·麥克阿瑟安息主懷,享年86歲

    「如果你還不認識約翰·麥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識到他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多麼巨大的貢獻。他留給世界的是一個滿載講道與寫作的屬靈遺產。」印尼佈道家、STEMI國際事工創辦人唐崇榮牧師説。

  • 專訪華人護教學者駱德恩博士 為辯明真理尋索「不信的理由」

    華人護教學學者駱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書《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謹嚴的學術思維、深入淺出的文字,將多年來刨根究問的難題逐一解答。《基督日報〉訪談駱博士, 對他為何投身護教學、護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護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 約翰·派博:關於全球宣教與狹隘的民族主義

    「9·11」事件之後,這個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國人並非等同於基督徒。我們「首先不是美國人、加拿大人、英國人、俄羅斯人,或尼日利亞人。在每一個國家,我們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樓頂上,對所有民族主義傾曏者大喊:『在每個國家裡,我們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國,我也是一個異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