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英雄"沈祖尧教授:投降,生命才能赢!

沈祖尧
沈祖尧教授2003年非典型肺炎(沙士)爆发期间站在抗疫最前线,积极进行抗疫工作,被当年的《时代》周刊誉为"亚洲英雄"。(图:香港中文大学网站) 香港中文大学

成功与失败,是人类永恒探讨的课题。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教授上月23日在新加坡华人基督教会怀恩堂以"成功... 失败... "( A Successful Life)为题讲道,结合历史人物、圣经故事以及自己的经历,提出了一个与世俗价值观截然不同的角度,为在场听众开启"上帝视角"。

沈祖尧教授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院长,他于2003年非典型肺炎(沙士)爆发期间站在抗疫最前线,积极进行抗疫工作,被当年的《时代》周刊誉为"亚洲英雄"。

成功就是"钱"与"权"?

沈教授一开场便提到,现代社会往往以"钱"与"权"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他提到现美国总统和全球最富有的企业家作为例子:一位手握行政权力,可以瞬间改变国家的关税政策;另一位则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公司与火箭技术,甚至涉足人工智能领域。他说:"钱与权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这两样东西是分不开的。就是当你有钱的时候,你就会比较容易有权;当你有权的时候,你就更加会有钱。"

然而他指出,圣经对"成功"的定义并不仅如此。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为例,从波斯、埃及、中东一直到印度战无不胜,32岁埋葬在黄金棺材时,他特意要求棺材上开两个洞,让自己的双手伸出来,向世人展示自己是两手空空离开世界。沈教授反问:"你认为他是一个成功的人,还是一个失败的人呢?"

耶稣成功与失败转眼间

沈教授转而谈到耶稣基督的一生。耶稣在世的33年,传道的3年间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当他骑著驴子进入耶路撒冷时,人们热烈欢迎,视他为胜利者。然而进入耶路撒冷后他就再没出来过,这场看似成功的欢迎很快转变为人生彻底的失败。在耶路撒冷,他与门徒吃了最后晚餐后,当下就遭到逮捕、控诉,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生命告诉我们,成功和失败的界线是多么模糊。"沈教授说,"你今天觉得自己很成功,可能一下子就转变了,你就会变成了全世界最失败的那个人。"

他特别引用英国著名政治家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的名言:"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不是终结,勇气才是最重要的。"(Success is not final, failure is not fatal: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 这是很多人敬佩的话,但耶稣的话更进一步,"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12章24节)真正的成功的话要完全"死掉"——放下自我,让上帝掌管一切。

现代一粒麦子的故事——谢婉雯医生

沈教授用SARS(沙士)疫情中的一段亲身经历,阐释了什么是圣经中的"成功"。2003年,香港爆发沙士疫情,在仍未找到能杀死病毒的药物的情况下,年青的基督徒女医生谢婉雯自愿进入病房为呼吸困难的病人插喉,结果不幸感染病毒,最终殉职,成为当时最令人敬佩和怀念的英雄之一。

"我曾经去过屯门医院为她诊治,不过当时已经太迟,因为她已经在插喉。她跟我一句说话都说不了,过了没几天就离世了。"沈教授回忆道。

在她去世后,香港各界哀悼这位"香港女儿"。一份报纸甚至以《圣经》一句经文作头条:"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她牺牲了自己来拯救一个病人,直至今天她的影响力仍然在我们医疗圈子里面。"沈教授说,"你说她是成功还是失败呢?人都死了,当然是失败,当时只有三十多岁。但是这粒麦子落在地上,却很成功地影响了很多其他人的生命。"

人生低谷——沈祖尧的自我反思

沈教授透露,沙士期间,他和医疗团队成功辨识出冠状病毒,发表了重要学术文章,为全球抗疫作出巨大贡献,也赢得很多市民的支持和拥戴。然而在疫情过后,他三度接受政府调查,被质疑没做好医院的防控工作,这让他一度感到无比挫败,甚至考虑离开香港,"到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快要断气的时候,他对上帝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沈教授坦言,在那段黑暗时期,他曾向上帝反问过:"其实在那一刻,我都曾经在祈祷里向上帝说过:『我的神,为什么你要离弃我呢?你既然带领我们那么成功地走过了沙士,但是为什么在这一刻,你又要给我们一个这么大的挑战,甚至可以称为黑暗的日子呢?』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我的生命改变了,也改变了我作为基督徒的人生。"

约伯的启示:上帝的出现往往在最失败时

沈教授引用圣经中的约伯故事,说明成功与失败的另一层意义。约伯原本家财丰厚,家庭幸福,但因接连灾难,所有财产和子女都在一夜之间失去了,甚至身患疾病,由最成功的一刻直跌到谷底,但他在痛苦中依然说:"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上帝并没有解释约伯的痛苦,但在他的失败中,约伯与上帝建立了更深的关系。"沈教授说,"原来在我们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也是上帝最亲近我们的时候上帝的出现,往往是在你最失败的时候,在你最困惑、最痛苦的时候,让你感觉到祂最能够帮助你,让你真正进入到与他在一起的那个阶段。"

结语:投降,才能赢得生命

沈教授又提到在约翰福音12张25节耶稣说:"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他提到圣经说如果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就会失去,但如果恨恶自己的生命,反而会得到,这句话的"恨恶"不是叫人憎恨自己,更准确的意思是"投降":"你能够将自己交出来、『投降』给上帝的时候,就可能会得到更加多。"

他举例圣经中雅各与天使摔跤,当人自身力量耗尽,仍能紧紧抓住上帝,才能得到真正的祝福;当兵临城下时,约书亚脱下鞋,将主权拿出来让神的使者统领他的军队,让上帝来管理以致得胜。尼布甲尼撒王连作过的梦都忘掉时,他交给神的仆人但以理去解释,上帝就给了他能拯救国家的答案。

"人生有很多大的难题,其实如果我们真的像那粒麦子掉在地上的话,就交给上帝去给你答案吧。"沈教授说,"你不需要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只要愿意投降,就能结出更多的果实。"他又引用耶稣的话勉励大家:"若有人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哪里。"

在证道结束时,沈教授勉励在场听众:"可能你觉得你的人生充满了失败,可能你觉得每件事都不顺利,又或者你觉得你自己很威风,又升官又赚到钱。但是上帝的成功与失败的定义往往是跟我们是很不同的。但愿我们那一天在神面前,祂能赞赏我们说:你是一个又忠心又顺服的一个仆人!"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卫王朝》和《拣选》跻身亚马逊Prime十大热播榜单

    《圣经》题材史诗级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与《拣选》(The Chosen)双双登上美国亚马逊Prime平台十大热播榜单。"任何电影或影视作品都无法,也不应该取代福音或圣经。然而,如果它们能激发那些从未读过《圣经》或不认识神的人对信仰的兴趣,那么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 穹苍旅居9个月 基督徒宇航员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国太空总署(NASA)太空人威尔莫尔(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滞留太空9个月后终成功回家。他们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尔莫尔接受基督教媒体问及感想时,引《圣经》希伯来书说:"有些事情在我们看来并不那么美好,但对那些信祂的人,这一切最终都会是更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