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解构四福音:信仰如一呈现不同美景

学者解构四福音:信仰如一呈现不同美景
学者解构四福音:信仰如一呈现不同美景

四福音书是记载耶稣生平的书卷,但各有不同的表述。新约学者、台湾神学研究学院客座教授孙宝玲在出席校园书房举办的读经讲座时分析,四福音书的核心都指向"耶稣基督"。

孙宝玲首先指出,四福音书中的三卷: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被称为符类福音,即是用作互相对照,而约翰福音以另一角度表现耶稣基督。他举了四项为例:耶稣出生的描述、耶稣传道的工作、耶稣钉十架与行神迹,以及使徒与门徒的记述。

耶稣出生 四向度描述

对于耶稣的描写,每卷福音书在开首部分,重点都不同。孙宝玲讲解指, 马太福音第一章就提到耶稣的家谱,让读者从家谱中得知耶稣在地上的身分,即耶稣是亚伯拉罕、大卫的子孙,祂是大卫式的君王;其后是祂的降生、被希律王追杀、跟随父母逃难到埃及直至希律死去,如此应验主藉先知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何西亚书11:1节下)

而马可福音没有谈到耶稣降生,一开始就记载施洗约翰的工作和耶稣受洗,形容祂是受苦的仆人。

至于路加福音,孙宝玲指谈耶稣家谱时则从亚当开始,然后在圣殿被呈献,孩童耶稣在圣殿里教导犹太人。

约翰福音则将耶稣描述成超越时空,在历史之先已存有的主:"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约翰福音1章1-18节),以此宣告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

耶稣传道的工作

对于耶稣的传道工作,符类福音书与约翰福音的描述都有不同向度。

孙宝玲指,符类福音书记载耶稣传道医治等工作以地点为主位,都是指耶稣在加利利一带传道,最后在耶路撒冷审问钉于十字架,提到耶稣只去过耶路撒冷一次。

他又指,约翰福音记载耶稣的事迹依据犹太人的节期来展开,例如在逾越节耶稣在旷野说:"我是天上来的粮"。祂在十字架上断了气,兵丁不打断祂的腿,就应验经上说"他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以此指出耶稣是逾越节的羔羊。

耶稣钉十架与行神迹

孙宝玲表示,符类福音没有太多篇幅描述耶稣钉十字架,耶稣行神迹的故事则多。约翰福音却相反,用了五章讲述耶稣临上十字架对门徒训勉的说话,神迹奇事则放在后面,目的是重提耶稣的身分。

使徒与门徒的记述

十二使徒的记述,四福音书也有不同。孙宝玲指出,符类福音中有十二使徒的名单,约翰福音却用门徒一词,原因是作者约翰强调每个人和耶稣的关系,不论是谁都在主里面,这才是最重要的,并非谁是使徒,或谁是使徒中的最大。

孙宝玲重申,福音书对耶稣的记载各有向度,只是如像呈现不同的美景,福音书的关注和目的,始终都是基督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