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家张文伟即将出版的基督教漫画《我是王》,不单是纯粹漫画创作,原来有一个更重要的负担,就是透过《我是王》引领人爱上看圣经、思考圣经的信息。因而他的漫画创作里,给人一种强烈视觉的电影感,而他亦按照拍电影的模式来编写漫画,以吸引不论未信者或信徒都来进入圣经的世界。
作为一个福音艺术创作人,或如他自言的导航者,在新世代里若以漫画为传递福音的载体有何看法?漫画会否式微呢?张文伟向本报透露其特独的见解。
漫画翻页模式宜在实体书
张文伟满有自信的表示,"小说不会被淘汰的,只是看的人可能会下降,前瞻漫画的发展,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方便用家,不单看还要能玩到,只有手机能够满足这些特点,今天的青少年不单看漫画而且更加爱动漫。"
不过,张文伟坚持出版实体书,"可能十年后减看漫画的情况更加惨烈,但我深信漫画的创作是一个方程式,漫画就是要给人有翻页的动作,因为不翻开下一页就不知道下一个情节发生什么,当人翻开下一页就会发现新的惊喜,这就是漫画原先的设计方程式,所以漫画本身是适合放在实体书上的。"
原来编排漫画还有学问,"早年接受漫画训练,导师教在单页数要提出疑问,令人好奇然后揭下去,双页就给读者答案满足到人的好奇心,透过这种方程式好像看电视剧一样,广告前一定是紧张的情节,广告后就给人答案。"
成效没定律 仍看漫画书
其实什么叫做成效,对张文伟来说没有一条定律,他指现在也会用CD听回十年前的福音诗歌,"设想你是那位福音创作歌手,你会想到今天原来仍然有人用CD听他的作品吗?所以没有人知晓在未来传福音的媒介发展到哪个地步,同样,当有人仍然手执一本漫画书看漫画的时候,已经是极大的成效。"
小女孩的感动 创作动力停不了
那么是甚么动力令这位漫画家继续创作下去?
张文伟说时笑容满脸,"有一大宗派的牧师告诉我,他们宗派的图书馆排行榜上,我的漫画书竟然排第一位。还有在一个特会的书摊,一位大概是读小一二的妹妹 哭著带著刚买来的漫画书找我,原来她看到我早年出版的《使徒行传》中讲到司提反殉道,感动到竟然哭起来。"
说著讲著的张文伟似也感动起来,继续分享令他振奋的经历:"在另一个基督教特会的书摊上,我的作品竟列入最佳畅销书榜内。"
原来成功的经历俯拾皆是,成为一股动力让张文伟的漫画创作不断推前。
他还得出一个结论,"今天的人少买书并不等于不喜爱读书,问题是销售点不足, 基督教实体书室一间又一间的结业,窒碍了人买书的机会。"
日系漫画吸引女性
话锋一转,当谈回他自家的作品时,张文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见解。有说他笔下的漫画人物都很男性化,对于女性读者来说,如何吸引她们呢?
张文伟也承认这一点,不过他指出不同的漫画创作针对不同的对象,"日本有专供给少女阅读的少女圣经漫画,叫做『日系漫画』,当中的少女都是眼大大、脸圆圆,日本妹妹的形像自然吸引女性,所以一本作品难以满足全方位的读者,只要作品是长青恒久便足够,相反如果一本作品走大众化风格,反而难以讨好所有的对象,因为容易流失了作品的独特性。"
广大销售点 增读者扩信主群
这么说来,张文伟的漫画读者群,甚至是市场客路属于哪类呢?
张文伟数算下,原来都几广阔:"有家长、成年人、青年导师。家长送给他们的子女、青年导师送给团友、成年人买来送给他们的朋友希望他们信耶稣。"
其实市场客路都是其次,张文伟盼望看到的是,"这些都是切入点来接触未信者 ,曾经有老师买下我的漫画送全级中一的学生,也有学校购买漫画放在图书馆供同学借阅,还有全方位销售模式,例如放在报摊、便利店、普通的书室、基督教书室、漫画书屋等。"
说到底,销售点广大,接触读者的机会就增加,认识福音的人数也随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