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政府19日公布已修订非本地受养人来港入境政策,凡在境外地方根据当地有效法律缔结同性民事伴侣关系、同性民事结合、同性婚姻、异性民事伴侣关系或异性民事结合的一方,将合资格申请受养人签证或进入许可来港,但指港婚姻仍是异性一夫一妻。
积极回应拨乱反正
明光社总干事蔡志森在新一期"明光家书"发文,面对同运愈来愈霸道的恶劣环境,信徒只要不放弃行动,积极回应相信终能拨乱反正。
在现今社会邪恶的事以美善包装,及在倾斜政治正确的世代,蔡志森鼓励信徒避免随波逐流。他指,同运多年来包装成弱势群体博取人同情,令人察觉不到其似是而非的逻辑和背后的危机,但正是这些措施去得太尽反而是另一霸权的兴起。
蔡志森认为,信徒只要"锲而不舍以行动和言论回应愈来愈霸道的同运,终有不少拨乱反正的情况"。他以美国加州众议员罗达伦(Evan Low)所提的"禁止性倾向治疗法案(AB2943)"为例,该案禁止医疗机构给予同志任何转化治疗,并于4月及8月在众、参议院通过将完成立法之时,一群来自美国各地的前跨性、同性、性成瘾和双性者在听证会内外诉说其被医治的故事,促使提案人于8月30日撤销提案。其实,对性别认同感到疑惑(LGBTQ)的族群中不少人渴望被医治和改变。
台港两地行动唤醒沉默一群
蔡志森又指,台湾的教会和关心家庭价值团体反对同性婚姻要求公投,最后每项的联署人数都达60万超过有关门槛,虽然未知能否推翻势在必行的同性婚姻,但已"成功唤醒本来沉默一群的关注"。
蔡志森认为在香港也出现同样的情况,近年同运透过司法覆核虽然不是全部得席,但成功展开对男女婚姻制度的挑战,因此"介入诉讼让法庭了解沉默大多数的民意及期望十分重要"。
他并指,在未来日子法律将是十分重要的战线,明光社期望凝聚一些熟悉和关心有关议题的法律界人士和学者共商对策,并呼吁大家继续支持和关心事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