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宗派中最大的教會神召會(Assemblies of God),正以比美國人口增長率更快的速度在增長。
據2010年的報告顯示,參加美國神召會的人數超過303萬人,比上一年增加了4%,比約只有1%的美國人口增長率高出數倍。
神召會表示,2010年的增長比例是自1983年以來最高的一年。正式登記的會友數字有2.5%的增長,總會友人數達到了175萬,而主日禮拜參加人數、參加水洗及聖靈洗禮的人數亦有所增加。同時報告顯示,主日晚上禮拜的出席人數下降了4.1%,共有近40萬人出席。
神召會總監督喬治伍德(George Wood)表示:「這在我們的運動中是一個罕見的歷史時刻。」
自20世紀初五旬節復興運動開始以後,面對不同背景的五旬節宗教會被建立,亦帶來了信仰上的分歧,藉著聖經的查考,終於在1914年,三百多位傳道人和信徒在美國肯薩斯州熱泉城(Hot Springs, Arkansas)正式組成「神召會」。
神召會現今發展成為全球運動,教會相信在聖靈裡的洗禮,並且現在已是「説方言」的時代。
伍德一直非常鼓勵教會中的多元化,可能因此美國神召會有超過38%會友是少數族裔。最近的統計報告亦證實,少數族裔團體有最大比例的淨增長。全國斯拉夫裔(Slavic)的會友數目有高達113%的增長、南太平洋裔有25.2%的增長,並且定義為「其他語言」的會友增長也有9.4%。
神召會另外一個增長的原因也许是伍德優秀的領導。伍德於2007年被推選成為總監督,神召會領袖表示:「他很快地建立了行動方案強調教會植堂、訓練年輕一代的領袖,並為教會及個人提供裝備資源以致有高效的事工。」
伍德曾任14年總幹事,並有超過40年的事工經驗。在牧養加州科斯塔梅薩(Costa Mesa)的Newport-Mesa Christian Center17年之後,他於1988-1993年間擔任南卡萊羅納州的副監督。伍德於2008年5月被推選為美國神召會監督一職。
2009年,神召會報告表明神召會在全球各地的會眾總數共計有6千3百萬人。
去年8月,美國神召會在密蘇裏州春田市(Springfield)召開一次面向主任牧師的會議,喬治伍德(George O.Wood)為「轉化美國行動」(Transform America Campaign)進行呼籲,盼在三年內募款1千500萬美元,資助建立500間新教會。
這些募款幫助500位受裝備的牧師每人接受3萬美金資助,進行社區關懷、建立教會。這模式已透過「神召會信託」與「教會倍增計畫」展開。
-
香港Island ECC購入著名舊戲院 改造為開放式社區教會
位於北角英皇道423號的新光戲院,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色,長期被視為北角的一個地標。如今,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將重新被賦予生命——國際教會Island ECC宣佈將其作為永久場地,啟動名為「BoldFaith」的項目。
-
温偉耀博士的信仰思考(下)五十年來每天與創造上帝同行
擁有豐富科學、哲學研究背景的72歲基督徒學者温偉耀博士回顧自己尋找宇宙真理的五十年時,將他對宗教的思考總結出五點,並向多倫多華人分享。
-
華人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三):AI自主意識 x 全球風險
上篇《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裡,《基督日報》記者與基督徒AI專家Moses談論了特別的課題——AI的屬靈維度。今次他與記者一起探討AI擁有自我意識的可能性、為麼AI具有不可掌控性,以及世界各國對超級AI的共同應對之策。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
人工智能會有「靈魂」的維度嗎? 作為基督徒,Moses今篇還會以具科學性的「屬靈維度」的層面,從少為人注意的角度,為我們探究有關AI與「外星的智能」、屬靈存在(Spiritual Beings)等等的關係。
-
卡欽斯博士:青年人比我們想的對耶穌更開放
儘管不少教會年青人正在減少,但根據巴納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國77%的Z世代表示願意學習耶穌的教導。教會有機會吸引這一代人,但前提是——與他們互動的方式需要改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