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路加牧師三藩巿佈道會:何處得平安?(上)

【本報專訊】「無論你是在西方,還是在東方,你都找不到平安!」

上週六(12月13日)晚三藩市金門基督教會「何處得平安」的佈道會上,成長於中國,留學於歐洲,服事於美國的張路加牧師面對會眾,發出這聲無限的感慨:美國的加州大火、颶風不斷,中國的地震、毒奶粉…

除了天災人禍,聚焦到我們個人,又是心中充滿著憂愁、思慮、絕望?到底我們為何失去了平安?又如何找到平安?張牧師結合自己的經曆與時下很多現實,用聖經給出絕對的答案。整個佈道會充滿恩典,令在場人士感動至深。

天災人禍到底錯在誰?

面對諸多天災人禍,我們總是難免問個為什麼?是上帝故意的嗎?對此,張牧師説到:其實人禍是人造成的,天災也是人造成的,根由都是人的罪。

「為什麼我們生活在沒有平安的世界?」張牧師引用創世紀裏的典故,上帝對亞當説:「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亞當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人的意思。本來上帝給人已經設立了一個標準説善惡樹上的果子不能吃,可是人説:「上帝算老幾?」我們不用上帝的話做標準,用人的話做標準,越來越沒有絕對的東西,於是世界也越來越混亂。

看很多的天災,其實並非無緣無故的,反而是人禍造成的。他舉出中國地震的例子,説地震之後很多科學家找原因,其中一個研究地震幾十年的專家説,其實中國過去幾十年一直忽略一個問題:中國很喜歡建水庫,而這麼多水庫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建在四川的。有一個相當明確的結論就是當水壩過高的話一定會對當地造成不小的影響,比如每一次排水蓄水都會好像一把大錘敲擊大地一樣,長久這樣的話很容易形成地震的危險。

這個專家建議説其實很多水壩本事不必要建立的,只是為了局部利益而已;我們總是覺得要改天換地,但是本身自然其實就是最好的。

張牧師接著説,我們總是以為我們很多人很有愛心和創造力,未來在我們掌握之中,但是曆史總是一次次的提醒我們:人是有限的、是罪人。「天災讓我們看到人的有限,人禍讓我們看到人的有罪,這些天災人禍一起讓我們看到:人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太了不起。」

一輩子為誰辛苦為誰忙?

不僅天災人禍這些周圍的環境讓我們感到不安,而且我們每個人心底本身也有著不安。到底聖經是如何告訴我們為何我們失去平安的?又如何找到平安?

張牧師引用約翰福音20:19-31的經文給出答案。他説,這裏我們看到這些門徒在主釘上十字架之後心裏充滿了害怕與絕望,因為跟從了3年多的老師突然被釘十字架了,而且親眼看到他死了、埋在墳墓裏面,他們感覺好像天塌下來的感覺,哀大莫於心死,所以他們聚集起來彼此取暖,但是他們心中的害怕與絕望,到底誰能改變呢?我們也有和他們當年一樣的問題,我們常常感到黑暗,即使在白天也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明天在哪裏。

「我們為何需要福音呢?如何解決心裏的黑暗、懼怕、絕望、憂慮呢?」張牧師引導大家從經文中找答案,「耶穌出現了,他説願你們平安!耶穌知道到這些門徒最大的問題是失去了平安。我們也是失去了平安,我們人與人、丈夫與妻子、父母與孩子、國家與國家、社區與社區?.之間都沒有平安。」

「後現代有句名言:『路在腳下』,意思是隻要你想怎麼走就怎麼走,因為沒有標準答案,只要你覺得快樂就算成,很顯然人們發現沒有路,也不再有目標,整個人類都在摸索裏面,所以一定會加劇沖突和流血,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把尺,沒有絕對的標準。」

看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常常是活在黑暗之中,張牧師用三個字來形容:忙——為誰辛苦為誰忙?茫——沙漠心情曠野路!盲——不知今夕是何年?

談到此,張牧師深有體會,他舉出自己不少同學的例子。他説,自己不少同學在別人看上去生活非常不錯:有車,有房,有錢,很多都已經是CEO、總經理等等,別人看上去無限羨慕,但是他們的心情卻彷彿身在沙漠一樣。

以前人們喜歡説:「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但是現在卻成了「問世間錢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現在人們常常為了追逐金錢而拋棄一切,最後「窮的只剩下錢了」,可是突然一天經濟危機,銀行的存款都變成泡沫般,一下子就彷彿感到天塌下來了。有位在矽膜u作的華人工程師總結説,幾十年的人生最後的結論原來是「千辛萬苦虛無飄渺」。

我們總是活在懼怕之中,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找到上我們,每個年齡段也都有要擔心的事情,剛剛解決完這個,又一個接踵而來。有的人以為只要有錢就人生平安了,可是發現人生有太多我們無法解決的事情。而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活在絕望之中。

張路加牧師簡介:

張路加牧師來自中國,原為材料工程師,在中國大學時代重生得救,於德國柏林理工大學材料研究所深造期間蒙召全職事奉。先後完成在美國福樂神學院及台福神學院的宣教及神學方面裝備。張牧師曾先後在德國柏林及美國洛杉磯參與建立及服事華人教會。自95年起擔任「播種者」國際協會 (The Sowers international) 中國事工部主 任至今,致力於中國大陸的教會培訓及校園事工。同時也在北美及各地主領聚會,推動宣教福音事工。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衞王朝》和《揀選》躋身亞馬遜Prime十大熱播榜單

    《聖經》題材史詩級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與《揀選》(The Chosen)雙雙登上美國亞馬遜Prime平台十大熱播榜單。「任何電影或影視作品都無法,也不應該取代福音或聖經。然而,如果它們能激發那些從未讀過《聖經》或不認識神的人對信仰的興趣,那麼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 穹蒼旅居9個月 基督徒宇航員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滯留太空9個月後終成功回家。他們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爾莫爾接受基督教媒體問及感想時,引《聖經》希伯來書説:「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並不那麼美好,但對那些信祂的人,這一切最終都會是更美的事。」

  • Intel前執行長季辛格宣佈帶領Gloo 打造符合信仰價值AI科技

    美國技術平台業者Gloo近日宣佈,任命其執行董事季辛格(Pat Gelsinger)協助團隊開發人工智能(AI)工具。季辛格是基督徒,過去一直是董事會成員,十年來大力投資Gloo,近日成為執行董事。他宣佈將致力於將AI引向正面發展的方向,服侍教會。

  • 美著名牧師:迪士尼《白雪公主》背離經典版愛與救贖訊息

    美國著名豐收教會(Harvest)創辦人勞格理牧師(Greg Laurie),近日評論迪士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重拍電影,指其背離了原版原有的福音主題,被自強與女性自主理念所取代。他認為這樣的改編失去了原故事中觸動人心的愛與救贖訊息是票房失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