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藝人自殺啟示 資深輔導員:分辨真假尋死冀轉移思想

日韓藝人自殺啟示 資深輔導員:分辨真假尋死冀轉移思想


日本及韓國藝能界近月相繼有藝人自殺,日本基督教團體資深輔導員提供方法給支援者即時應對,如分辨真假尋死,轉移求助者視線提升求生慾望。

根據日本生命電話聯合會網站資料,去年日本全國約有62萬人次致電生命熱線尋求協助及諮詢,按年齡組別分析來電者主要為40多歲和50多歲的人士。

日本基督教團體慶應中部教會的成員、本身也是精神衞生福利官的山本充枝(Mitsue Yamamoto)接受當地基督教新聞媒體訪問表示,看見國內自殺個案增加參加電話熱線研討會及接受訓練後決定當義工,其後繼續學習輔導,從事諮詢服務至今已經15年,現時在千葉縣的諮詢機構工作。

真假尋死 轉移視線提升求生慾望

山本充枝指出,在接觸的個案中,求助者大概分兩類:自我欺騙、了結生命。有些人只是偶然萌生尋死的想法,覺得自己去到自殺邊緣,這類的人屬於自我欺騙,因為他們並不清楚自己處理生命最終的想法;另一類人是離開世界的慾望已決,並且準備了自殺工具例如刀和繩子,他們打電話來並不是期望聽取輔導員的意見,只是想對方聆聽自己生命的故事和認同他們輕生的決定。

作為一個輔導員接到緊急來電的時候怎樣應對?山本充枝提出一些方案,例如引導求助者思想轉移,「當有一個人告訴你已經準備好了一根繩子了結生命,我會説是的,你何時何地購買這些繩子呢?或者跟對方傾談一些日常問題,如你今天吃過米飯嗎?藉著這些問題和傾談引導對方轉移視線,讓他們從垂死邊緣的感覺回到現實世界的場景。」

山本充枝繼續指出,如果對方還是要尋死,她會直接告訴對方「我不想你死」,然後追問他們的家庭生活,例如「你有孩子嗎?如果你死了孩子會遇到麻煩嗎?他們日後的生活怎樣繼續下去呢?」以期在傾刻之間將對方拉回來,輔導員與求助者可能素未謀面,但如果能夠讓對方打消輕生的念頭、情緒平復下來,已經是達致成功的第一步,山本充枝經歷了很多次這樣的情況,「作為輔導員自己的心情也平靜下來。」

把握最後一線生機

她繼續分析求助者遇到的困難,大致分幾類:出現財務問題、工作、人際關係,這些壓力疊加上去逐漸形成精神疾病,並且引發尋死的思想。不過山本充枝認為:「即使一個人尋死,但都願意用生命餘下的時間和氣力撥電話來生命熱線,這人還有一線的求生意欲,輔導員把握可能是最後的一次機會跟對方傾談,或許生命就出現轉機。」

輔導員其中一個願景就是減少城市人的自殺率,山本充枝表示,每一個城市都有類似的問題,因為城市就是人與人之間聯繫的平台,而每一個城市都提供相關的福利和援助,如果發現身邊的人情緒不穩定受到困擾,從旁鼓勵對方活著還有很多事情可以辦的,以及邀請他們透過不同的服務平台接受輔導諮詢,尤其是今天的年輕人可以透過上網與輔導員傾談,從拾勇氣和希望。

  •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說,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萊塢明星分享洛杉磯大火動態 表示「我們信靠上帝」

    好萊塢明星克裡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磯附近的野火發生後首次回到家中,並於1月22日更新了災後動態。這位直言不諱的基督徒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感謝大家的禱告和支持。他表示,盡管損失慘重,但「我們堅韌,並且信靠上帝,把這一切視為一種祝福。」

  • 帶著「重刑犯身分」就職的總統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託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