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机器人在哈佛孵化起飞 是福还是祸?

Robert.
哈佛大学科学家研究出的昆虫机器人。(图:中国日报网)
过去在大萤幕出现的昆虫机器人如今已化成现实,首个昆虫机器人经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努力下终于孵化起飞。不过人们对这个微型飞行机器人态度两极,它的诞生对人是福还是祸还很难预料。

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形似昆虫的机器人,它可通过扇动一对微型翅膀飞行。它的身材比普通硬币还要小,甚至可以放在指尖上;体重仅80毫克,约为一美分硬币的1/30;翅膀翼展3厘米,每秒可拍动120次。

别看昆虫机器人很小,但它承载了几个研究小组十多年的心血。哈佛教授罗伯特‧伍德深有感触地表示,研究昆虫机器人的过程中,他们经历无数次失败与不断的尝试。如果不是近来实验室在制造、材料和设计上的突破,昆虫机器人是不可能诞生。

另一位研究员索伊‧富勒在科研过程中深感创造主的伟大。他表示,虽然他们耗尽心血换来了昆虫机器人的问世,但它的能力远逊于苍蝇。

他作个对比说,昆虫机器人需事先规划的路线才能完成盘旋数秒的飞行,但苍蝇仅仅用很小的大脑就能完成自然界中最惊异的特技飞行。

昆虫机器人的应用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科学家希望将它用于军事侦查、紧急救灾或是协助授粉等工作。但也有人担心它会被政府滥用作监视人的工具,侵犯到人的隐私。昆虫机器人究竟是福还是祸,大家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