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荣阐"罗马书"背景 拟访台深入讲解

《罗马书》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多解经家注释的圣经书卷,其注释书的数量远远超过其它圣经的书卷。《罗马书》对基督教历代知识份子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这本书是启示的,这本书里面有许许多多超过理性限度所能明白的。不论是讲的或听的人,都需要用心灵诚实、敬拜神的态度,来等候其中的信息对我们的影响。

基督的奴仆-使徒保罗
这本《罗马书》是写给罗马人的,同时也是为全人类的需要所预备的一本书。这本书与《希伯来书》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作者开宗明义、清楚地把自己的名字介绍出来,"我保罗,耶稣基督的仆人,写给你们在罗马的圣徒"。

写信给罗马圣徒的"保罗"是谁呢?他是全本圣经中,除了基督自己以外,最伟大的传福音英雄。使徒中,他拥有最多的恩赐,对人产生最深远的影响。他是一个在古代,就用多元文化的知识,向全世界介绍上帝的福音的人。这个人生在犹太人的族系里,长大时透彻学习犹太律法与宗教中一切的神学。他在罗马帝国统管的领域下长大,对于罗马的军事、法律、政治是非常熟稔的。他相当清楚祖传的希伯来人文化,同时也完全了解当时在希腊最时髦的哲学思潮。他在犹太人的会堂中,可以与犹太人辩论宗教律法的事情。他可以用"伊壁鸠鲁派"与"斯多葛派"的理论,在希腊雅典哲学家们会面的地方-亚略巴古(Areopagus),与他们正面交锋。

保罗与其他普通的犹太人不一样,他是罗马公民,在极富盛名的罗马帝国里享有该国公民的荣誉。但保罗又与普通的罗马公民不一样。罗马公民有英勇却无律法,缺乏上帝所赐的一颗敬虔的心。保罗可说当时是罗马帝国绝无仅有的伟大公民,无论在宗教、道德、品格、言语、学问、思想方面的涵养,他全都具备。

没有一个罗马公民是做人奴仆的,罗马人只将战败的俘虏带来做奴仆。但当保罗写这封信的时候,他很自愿、毫不羞椰a说:"我,耶稣基督的奴仆,写信给你们罗马人。"他在这里自称的"仆人"二字,希腊文的意思就是指那些在市场上被卖做奴隶,永远没有自己的主权,终身只归买他的主人,即便遭受逼迫与凌辱,也没有为自己伸冤辩护权柄的人。罗马帝国的奴隶当时是被社会轻看,被视为最轻贱低下的人。为什么保罗自称"我就是这种奴隶"呢?因为他说"我是耶稣基督的奴隶"。耶稣基督是谁?他是那位被罗马帝国派到犹太及撒玛利亚的巡抚彼拉多定罪,挂在木头上的平民。

单从这段圣经的经文,我们看见了保罗的整个人生观是与其他普通的人不一样。他不夸耀自己的学问,不以身为罗马公民为尊,也不以通透当时哲学思潮与曾研习犹太律法的经历为荣,他却以能成为耶稣基督的"仆人"为他的夸耀。这种心理就是圣经说"起初的爱心",是那些真正的基督徒所拥有的心理状态。保罗的情况正像一个非常尊贵的人真正爱上另一个人时,只怕所爱的人不要他,即使是做那人的仆人,也心甘情愿的这种爱。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看到保罗内心深处,已经看出基督伟大的地方,与基督相比之下,自己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写给罗马城的圣徒
保罗在写《罗马书》的时候,疆土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其首府-罗马城,人口至少在一百至两百万间,住在该城的基督徒,就是保罗写信的对象。罗马城不但是伟大的罗马帝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同时,它也是交通的中心。论到罗马,历史上有"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名言。古罗马建了一条大理石的路直达义大利南端。亚壁古道(Appian Way)以它是用大理石铺成的战略要道著称,让军队在战争结束后,可以用很快的速度赶车行军回罗马城奏告凯撒。

罗马帝国的建筑也是当时世界的中心,它的竞技场可以坐进五万人,还有许多露天剧院及伟大的王宫。直到今天有许多最伟大的建筑的构思还留在罗马城。主后不久建立所建立的万神庙(Pantheon)是唯一两千年来还存在完整,没有因地震陷落,也没有受风雨摧残,仍存留在罗马的伟大建筑。万神殿的上面是一个洞,整个建筑那么大没有一个窗。所有的光线就从那个圆洞照射下来,所以在不同的节期,你可以算出来圆洞射出来的光圈在哪里就等于那一天几点钟了,所有气候的流动就从这个洞上下。这个圆洞型的顶大到一个地步,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完全不用柱子就建成了。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不但是建筑的中心,它还是军事的中心,凯撒大帝需要许多的武器同那些将官围绕著他。

罗马城太复杂了,罗马城是一个多元社会所组成的,多少个民族聚集在这个大都市没有人知道。他们带著不同地方的背景、教育、宗教、习惯、风俗聚集在这个大城里。为了形式上的效忠,他们要放弃他们过去的宗教绝对性,而只认凯撒为他们的"主"。所以罗马帝国里面的每个人,他的生、他的死都是属于凯撒可以决定的,除了凯撒之外他们口不可称另外一个人为"主"。"主"这个字希腊文是Κύριος,就是"主人",是"我的拥有者"的意思。

当保罗写这封信的时候,他的胆量大得不得了,他的勇气过人。因为他传讲的是"主"耶稣基督,不是"主"罗马皇帝。这样一句话被查到就可引起杀身之祸,有断头的可能。而他说我是基督的"奴仆",是他的奴隶,就表示在凯撒之外还有一个"主",这是违背国法的。真的一个奴隶有这种勇气吗?如果基督教的伦理是奴隶的伦理,怎么有这么大的勇敢来面对历史上最大的帝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

但是保罗在罗马城非常灿烂的文化外表、建筑的光华里面,他看见更宝贵的一群人在里面。那一群人是谁呢?是"上帝所爱的圣徒"。这些人同其他罗马城里面的人不一样的。他们可能比较穷,没有办法像那些高官达人到罗马的沐浴池里面洗澡洁身。但是保罗说这些是"圣徒",因为他们有纯洁的良心,他们有纯正的动机,他们过圣洁的生活。他们有贞洁的性行为,对自己的丈夫、对自己的妻子是绝对忠心的。这些人对神的信仰笃信不疑,甚至置自己生死于不顾。他们是顺从基督真理的人,《罗马书》就是写给这些人的。保罗在这里说,"我保罗写信给你们在罗马的圣徒,上帝所爱的,我写信给你们。"这样的受信者就是,蒙基督拯救、被圣灵所成圣、领受神新生命的人。

谁需要福音?
保罗信里面要讲的是什么呢?在他所有的话里有一个最重要的主题—"上帝的福音",也是罪人所需要的"福音"。"我把上帝的『福音』传给你们","福音"这个字是用单数来写的,这个字的希腊文就是"Ευㄒ^γέλιο"。Ευㄒ^γέλιο是什么意思呢?Ευ就是"好"的意思,ㄒ^γέλιο就是"消息",Ευㄒ^γέλιο就是"好消息"。这里所讲的good news是only good news,只有一个好消息。什么好消息呢?就是"罪人可以得救,神可以把新的生命赐给你,你永远是有盼望的,你不必沉沦灭亡,你可以得著神的救赎,你可以与神和好,罪人可以被称为义。"

人活在世界上,到底需要知道什么?到底我们最大的需要是什么?其实你真正最大的需要是耶稣基督,但是你从来不感觉到需要。为什么呢?没有耶稣基督,照样生活,照样吃得胖胖肥肥,没有感到损失什么,「没有耶稣基督,我没有感到损失嘛!但是如果老婆一直吵著跟我离婚,我就损失了。如果孩子病了,我就损失了。课搞不好,我就损失了。」你就这样一直过生活、一直过生活,直到有天你离开世界时,你发现那些都是暂时的,你灵魂的生、死、永生、灭亡却是永恒的。

保罗对罗马人说:"我要把上帝的福音传给你们,我特派做福音的执事、福音的使徒。"为什么罗马帝国需要福音呢?罗马帝国样样都有,还需要耶稣做什么?罗马帝国是全世界最荣华的帝国,罗马城是整个罗马帝国里最灿烂的明珠,就像皇帝冠冕上的金刚钻,应有尽有。有什么是我们所缺乏的?像这样堂堂皇皇的大帝国,还需要拿撒勒人-那个耶稣给我们的信息吗?

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剧!我们把次要的常常看多了,把重要的本质丢失了。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剧!我们盼望得到我们身外所有的东西,却把我们里面的灵魂丢掉。当你把耶稣基督跟凯撒大帝做一个比较的时候,耶稣基督生的时候借动物的槽躺卧,耶稣基督死的时候借人的坟墓来埋葬。当他在世界上行走的时候,常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甚至连"枕"头的地方也没有。这里的"枕"字是一个动词,耶稣连"放"头的地方都没有。他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八章告诉我们:"主耶稣基督…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8章9节)

耶稣基督是人类历史中间最"反合性"(paradoxical truth)的人物,没有一个人比他更引起我们不能了解的那奥秘的吊诡性。基督是奥秘,基督是智慧,基督却是一个吊诡性、反合性,人不容易明白的那个奥秘。当一个人真正认识基督是谁的时候,他就是为他死、做他奴隶也甘愿。当一个人误解基督到一个地步最可怕的时候,他甚至要用自己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才甘愿。从来没有人在历史上比耶稣更"反合性"的。保罗今天以自己经历了基督的奥秘、基督的恩惠的身份,写信给罗马帝国的那些圣徒,"我要把福音讲给你们听。"

罗马需要福音吗?罗马帝国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的?当罗马帝国兴起来的时候,是所向无敌的希腊帝国衰亡下去以后的事情。当罗马帝国在主前第八世纪开始萌芽的时候,是相当野蛮的。除了勇气之外什么都没有,没有什么文明,没有什么哲学思想,没有伟大的艺术同生活的传统。当主前三、四世纪的时候,希腊帝国真是伟大。希腊帝国有比罗马帝国更深的文化,可以说历史上再没有可与希腊相比的先驱思想世界。

希腊产生泰勒斯(Thales,约前624-约前547)、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约前610-前546)、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前588-约前525)、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 Carus,约前99-约前55)、阿那基克萨戈拉(Anaxagoras,约前500-约前428)、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六世纪末-约前五世纪中叶之后),还有许多伟大的像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约前500)、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斯多德的老师)、亚里斯多德(Aristotles,前384-前322)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但是最后呢,竟然败在罗马帝国的下面。

有一本书有两句话:"罗马帝国很伟大吗?当罗马帝国征服希腊帝国土地的时候,也就是希腊帝国征服罗马帝国头脑的时候。"罗马人打胜了,希腊的土地给他拿去了,希腊人说:"你那我的地,我拿你的脑袋。"整个罗马帝国最伟大的思想,都是承继希腊帝国的哲学传统。罗马帝国自己很注重公义和法律的问题,并且融入了希腊文化。到了这个地步还需要耶稣基督吗?从外面看,一点也不需要。但是保罗说,"如果不需要,我就不写这封信。写这封信,不但给罗马的圣徒,还要叫希利尼人都要好好的思想。"所以罗马人书里面的意义太深奥、太广泛、太奇妙了。

当罗马帝国外表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他里面社会的组成的分子越来越复杂。当罗马帝国外面统一最大版图的时候,也就是里面的离心力越来越强的时候。当罗马帝国在建筑方面越来越多灿烂成就的时候,也就是他里面的道德越来越崩溃与衰落的时候。当罗马帝国的财富越来越无边的时候,也就是罗马帝国的心灵越来越贫穷与虚空的时候。当保罗写《罗马书》的时候,当时思想的主流不是柏拉图的形上学,亚里斯多德的逻辑没有什么地位呢,人们不再讨论那些事情,他们就讨论"人为什么会在世界上?人活在世上的目的是什么?"

当罗马帝国越扩张的时候,越是没有人道地强占别人的土地,强迫别人做奴隶,用最不公义的态度对待穷人的时候。当罗马帝国最讲法律的时候,法院变成最不公义、收受贿赂、不讲诚实的地方。当人的教育文明越高超的时候,人的里面野性同自私也是最猖獗的时候。谁可以告诉你,世界不需要福音呢?谁可以告诉你,人不需要上帝呢?你们在法院工作的人就知道,多少法官是"懂法,犯法,不必被罚"的叫做"法官"。这世界的问题不但单是法律问题,不单是经济问题,不单是政治问题,不单是军事问题,不单是哲学思想的问题,是"人的心远远的离开上帝"。

所以从罗马书的福音主题里,保罗找到全本圣经的一条连线,那个连线是什么呢?"义人必因信得生"。这个世界有义人吗?马哈蒂尔(Datuk Seri Mahathir Bin Mohamad, 1925)是义人吗?柯林顿是义人吗?史达林是义人吗?圣经说,"义人必因信得生。"我们活在二十世纪,我们好像很进化,进化到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总统常常对女人开裤子。进化到一个地步,最大的贪官污吏就可以坐上最高的位置。罗马帝国够了吗?人的进化够了吗?人很伟大吗?圣经说,"你是罪人,我是罪人,我们需要耶稣的福音。"

求主帮助我们,给我们在今天所讲解这些背景与引言里,预备我们的心,更深一步,领受罗马人书的信息。


(注:本文转自唐崇荣国际布道团官网,内文摘录自唐崇荣牧师《罗马书》讲经大会文字纪录资料,未经讲员过目。唐崇荣牧师拟四月在台湾举行《罗马书》布道主题讲经大会,定期关注布道团网站www.stemi.org.tw公告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