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期加强监控网络,自上月针对自媒体进行整治,查封9,800多个自媒体帐号。有学者从政治与宗教角度分析,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强化威权之表现。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院长邢福增在"信仰百川"贴文指出,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宗教网络管控,其实是为强化政府的威权。
据统计,截至2018年,中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中文宗教网站约有30万个。在网络世界出现了宗教虚拟空间,可以进行网上祈祷、讲道、敬拜,甚至进行佛教的法务法会等宗教活动。网络上的宗教虚拟空间及活动,破了传统"宗教行为场所"和"宗教活动"的定义范围,过去的宗教法规(《宗教事务条例》)使用的概念,显然已跟网络宗教虚拟空间呈现极大落差,形成宗教管控中的缺口。因此,中国政府有必要"展开对互联网世界的全面清理及监控 "。
邢福增认为,中国政府将"全面封杀未获官方认可的宗教院校在网络上进行的宗教教育",目的是将宗教活动重新局限在"活动场所"的范围内。此举一方面有利当局的管控,另方面也反映出其尝试遏止宗教藉网络传播的可能。
虽然中国政府表示,此举乃"以法治国"和"依法管理"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和谐及宗教和睦;但邢福增指,实际上是要进一步强化对宗教事务的管控,借此遏止不同形式的宗教复兴运动。
他认为,信徒被禁止在网络上传发任何与宗教有关的信息,包括所有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app)、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讯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式的平台,均不能发放有关宗教的信息,是"对公民的言论自由及表达自由的严重侵犯"。
邢福增强调:"新极权时代下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将面对严峻的挑战及考验。"他并呼吁中国教会及基督徒思考回应及自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