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培理長孫葛衞理中國深圳最大教堂證道

20120918china_pic1_willgraham.
9月15、16日,葛培理牧師的長孫、葛福臨牧師長子葛衞理牧師(Will Graham)在中國深圳市最大的基督教堂主領佈道會及主日禮拜。(圖:中國基督日報)
9月15、16日,葛培理國際佈道團受邀至中國深圳市一教堂舉行佈道會及主日禮拜,主講共4場信息。葛培理牧師的長孫、葛福臨牧師長子葛衞理牧師(Will Graham)16日在深圳梅林教堂兩場主日禮拜中以「我們需要改變」為題向坐滿了這間深圳市最大基督教堂的眾多弟兄姐妹分享撒母耳記上一章1至18節的經文。

葛衞理牧師先將爺爺葛培理牧師和父親葛福臨牧師的祝福帶給會眾,並向會眾介紹了這個世界著名佈道家族與中國的淵源。葛培理牧師的妻子鐘路得出生在中國江蘇,並在中國生活17年之久。鐘路得的父母、長老會醫療宣教士鍾愛華(L. Nelson Bell)和Virginia Leftwich更是在中國奉獻了多年的人生歲月來服侍眾多勞苦百姓。葛衞理牧師笑稱自己過去在家對奶奶鐘路得的尊稱是「老太太」,這也是葛衞理牧師會説的幾個中文詞語之一。

主題信息中,葛衞理牧師講解哈拿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恩典」。從表面環境看哈拿家庭似乎很完美,不缺乏物質,也有愛她的丈夫,但哈拿沒有孩子。然而哈拿丈夫的另一個妻子毘尼拿有兒有女。

聖經記載是「無奈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哈拿一生中很大的一個願望,就是要有一個孩子。看上去,哈拿似乎是被神離棄的位置。丈夫以利加拿很愛妻子哈拿,每逢獻祭,祭肉都給哈拿雙倍。依照以色列的傳統,因哈拿不生孕,所以丈夫才取第二個妻子毘尼拿。因此,沒有孩子對哈拿來説是非常令她失望和沮喪的事情。

在生命中有我們希望改變卻改變不了的事,有時我們會因此懷疑神是否看顧自己。但葛衞理牧師強調説:「神在每一個細節中看顧我們。神愛我們,神有他的計劃和目的,雖然哈拿當時不能理解,但神容许她當時痛苦憂慮。」

哈拿的家境物質條件不錯,但是家庭關係卻不好。「毘尼拿見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對頭,大大激動她,要使她生氣。」這令哈拿很痛苦,「以致她哭泣不肯吃飯」。毘尼拿「激動」哈拿,不是一次兩次, 也不是一天兩天。「每年上到耶和華殿的時候,以利加拿都都給哈拿雙份。毘尼拿仍然是激動她,以致她哭泣不肯吃飯。」哈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活在痛苦不堪中,沒有歡樂可言。對待自己的現狀,哈拿沒有任何的辦法。

葛衞理牧師向會眾發問:「我們內心在想什麼?充滿了喜樂還是憂愁,有憤怒嗎?有對人的怨恨嗎?有與人不和嗎?有懷疑神不管我嗎?」他提醒會眾今天從哈拿的故事尋找答案。

哈拿痛苦、失望、無助,儘管有深愛她的丈夫,也幫助不了她,安慰不了她。哈拿內心有很深的孤獨。葛衞理牧師再次讓會眾查看自己,「在茫茫人海中,你孤獨嗎?」

哈拿選擇來到神的殿中,「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的哭泣,祈禱耶和華」。葛衞理牧師指出哈拿將她自己的痛苦完全摆在神面前。

在當時的以色列,到聖殿裡禱告的人,都會大聲呼求神。祭祀以利看到哈拿只是動嘴唇,不出聲音,就以為她喝醉了,因此責備了她。希伯來語中,以利責備哈拿的記載用的是「撒旦的女兒」這樣的詞語,認為哈拿不正經。

葛衞理牧師繼續分享説:「想想你在痛苦憂傷時在教會中,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樣?」本來就很痛苦,摆上自己的難處再被誤解的時候,很多人會想「你怎麼這樣對我?」很多人會因此不喜歡教會、會發怨言。

聖經記載哈拿向祭祀以利做了解釋之後,祭司以利祝福了哈拿。在這些之後,「婦人走出去吃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葛衞理牧師評論説:「看現實哈拿的環境沒有發生改變,她當時依然沒有孩子、可能出去之後毘尼拿還是天天激動她、丈夫任然不知道怎麼安慰她。但是哈拿禱告完之後,不僅走出去吃飯了,並且還有喜樂。」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哈拿的改變是什麼?葛衞理牧師指出,「她到神的面前把一切交託給神,因神是高於一切,有超越一切矛盾的能力。雖然不明白,但是相信神,在信心中有神的同行。這就是哈拿發生的改變。 」

葛衞理牧師最後鼓勵會眾,效仿哈拿的生命,願意把一切獻上給神讓神來掌管。神最後也賜給哈拿一個非常寶貴的孩子撒母耳。

葛衞理牧師是葛福臨牧師的長子,繼承父親及祖父心志奉獻給主,成為葛培理家族的第三代傳道人,目前於葛培理訓練中心擔任助理主任。

相關新聞:
葛培理國際佈道團深圳最大教堂音樂佈道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衞王朝》和《揀選》躋身亞馬遜Prime十大熱播榜單

    《聖經》題材史詩級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與《揀選》(The Chosen)雙雙登上美國亞馬遜Prime平台十大熱播榜單。「任何電影或影視作品都無法,也不應該取代福音或聖經。然而,如果它們能激發那些從未讀過《聖經》或不認識神的人對信仰的興趣,那麼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 穹蒼旅居9個月 基督徒宇航員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滯留太空9個月後終成功回家。他們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爾莫爾接受基督教媒體問及感想時,引《聖經》希伯來書説:「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並不那麼美好,但對那些信祂的人,這一切最終都會是更美的事。」

  • Intel前執行長季辛格宣佈帶領Gloo 打造符合信仰價值AI科技

    美國技術平台業者Gloo近日宣佈,任命其執行董事季辛格(Pat Gelsinger)協助團隊開發人工智能(AI)工具。季辛格是基督徒,過去一直是董事會成員,十年來大力投資Gloo,近日成為執行董事。他宣佈將致力於將AI引向正面發展的方向,服侍教會。

  • 美著名牧師:迪士尼《白雪公主》背離經典版愛與救贖訊息

    美國著名豐收教會(Harvest)創辦人勞格理牧師(Greg Laurie),近日評論迪士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重拍電影,指其背離了原版原有的福音主題,被自強與女性自主理念所取代。他認為這樣的改編失去了原故事中觸動人心的愛與救贖訊息是票房失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