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路,就是到老也不偏离"(箴言22:6)。相信是大多数基督徒父母所期望能做到的,同样也是教会年青人事工所努力的方向。根据美国福音派教会一些非正式的调查估计,18至22岁的年青人停止教会聚会的比率可以高达90%。亦有研究估计在50%至70%之间。
无论那一组数据,今日年青人停止参与教会的现象十分普遍,实在值得关注。究竟原因何在呢?基督徒领袖艾史特沙( Ed Stetzer )在12月份一篇报导对年轻人离开教会作了一个调查分析,发现在受访的年青人当中,97%表示他们离开教会的原因概括为环境的转变;而较为详细的分类是:27%厌倦了教会生活、25%因为进了大学、23%因为工作缘故。
另外,58%年青人表示他们离开教会,与教牧或会友的人际关系有关。当中亦可分为三大类:26%认为教会成员倾向批评和审判、20%感觉与其他会友没有真正联击、15%表示会友并不友善,甚至不近人情。当然,亦有部分年青人因为政治、道德和宗教理念已改变偏离基督教而离开的。
无可否认,许多教会的年青人自少跟从父母参加教会,或是在教会中成长,可是他们的信仰并不是第一身(first hand),教会生活只是来自父母或朋辈的压力。信仰对他们个人来说,并未产生任何意义;教会的教导亦未必能适切回应他们所面对真实世界的挑战。所以在中学毕业可以较为独立之后,离开教会便成为自然的选择。
那如何减低年青人的流失率?怎样使他们的信仰能札根成长?这不单是青年事工者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基督徒家长更是责无旁贷。另一位学者泛宾史顿(Vern Bengston)教授,经过30年的研究结论指出,子女的信仰仍然深受父母的影响。父母若能够成为正面的典范、与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孩子的信仰能持有宽容并具弹性的态度,超过一半以上 的年青人还是能承传上一代的信仰。
让人稍为释怀的是,年青人离开教会的比率似乎显著,但也并不表示他们完全放弃基督教信仰,当中许多还是会在现实世界里"打滚"之后,重新投入教会;那却是经过挑战、考验,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