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12年總統大選,共和黨爭取總統提名者眾多,目前已至少有12位。其中被視為華盛頓政壇的門外漢及知名度偏低的凱恩(Herman Cain),正努力爭取保守派及福音派基督徒的支持。
基督教廣播網絡(Christian Broadcasting Network)週二播出一段凱恩的訪談錄影。在訪談中,凱恩對競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一席表現信心十足,宣稱從未擔心會有更多對手加入,因為「美國人需要一個好像他一樣能真正解決問題的人」。
凱恩還以他的祖母親手從牛奶中提製奶油的傳統來比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初選,説「美國選民正在提製這些候選人,最後將會有奶油浮在上面」,而他更自認是在投票戰中出線的「奶油」。
根據週二最新發佈的一項蓋普洛(Gallup)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凱恩的民眾支持度及認可度依然偏低。可是,他的正面形象分(25分)超越了茶黨女核心領袖巴克曼(Michele Bachmann)(18分)及共和黨戰友羅姆尼(Mitt Romney)(17分)。凱恩的正面形象分高,代表凡與他見過面或聽過他演講的人普遍都喜歡他。
凱恩嘗試向CBN的主持人解釋這種現象,他説:「我一直能夠與美國人產生共鳴,不是在他們的的頭腦中,而是在他們的心中。」
「在他們的心中,他們愛這個國家,他們愛那建立了這個國家的價值觀,他們不喜歡他們的總統把《獨立宣言》中『創造者所賦予的』字眼刪除。」凱恩指,奧巴馬一再而三地做了這事。
凱恩説:「我所接觸過的大部分人……不包括主流媒體,他們不想看到神的名從我們的文化中被挪去。我們是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國家,而很多人都想保留這個。」
凱恩還在訪談中,大膽作出個人的信仰見證,對福音派基督徒來説非常有吸引力。作為肝癌及大腸癌末期的康復者,他見證在勇戰癌病的過程中,神不斷地給他奇妙的提示,包括一位名叫姓氏Lord(主耶穌)的醫生、一位名叫Grace (恩典)的護士,以至切除腫瘤手術留下的疤痕也是J字形的(Jesus,耶穌)。曾一度被醫生診斷只有30%生存機會的凱恩,現在可以向所有支持者保證他的癌症已經百分之百被根治了。
凱恩從非裔黑奴後代的卑微出身,後來單憑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幾個大型公司的執行長,這個典型的美國人的故事亦令他更容易與茶黨的成員接觸。
籌集龐大的資金也是總統競選中的關鍵因素,凱恩在這方面亦不比其他對手遜色。他説:「很多有財勢的人以前都支持了保守派,可是現在他們説我是令他們興奮的候選人。」
他還對CBN主持人説:「選民都是真實的人,他們瞭解,並且回應我的信息。他們不關心我過去是否有做過公職。」
來自亞特蘭大、現年65歲的凱恩上月21日宣佈競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他在宣佈的短片上,介紹自己是非裔黑人,他的父母都是基層的勞工,但仍然能買下了自己房子和幫助兩個兒子攻讀大學,他説這就是「美國夢」。
另外,他堅定地宣告自己是信仰神的人:「如果我們相信神,我們相信自己,我們相信美國,那我們就能成就大事。讓我們來提醒這個世界,我們的權利不是來自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而是來自我們的創造主。」
凱恩從未擔任公職,惟在2004年競選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失敗。可是,他在商場上一直非常成。他曾任教父披薩連鎖店(Godfather\'s Pizza)執行長與董事長,此前還擔任過可口可樂(Coca-Cola)、Pillsbury及漢堡王(Burger King)主管。他也是美國
館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董事長、總經理及執行長。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