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 錫克蘭達西亞人 Sikh Ramdasia

宣教日引 9月21日

豆蔻、肉桂和丁香的香味,彌漫在小茶館的空氣中。艾德蒙德是一位來訪的英國大學生,他正和查蘭交談,問起:「我知道你來自蘭達西亞種姓,這個種姓的人都是編織工,而你卻擁有一家很大、很成的紡織廠,我想知道蘭達西亞人如何從卑微的編織工變為成的企業家?」 查蘭解釋説:「1800年代中期,我們錫克教社會開始接受古老的印度教種姓制度。1873年,辛格.薩巴大師(Guru Singh Sabha)發起一場運動,試圖讓錫克教重返它的精神之根,雖然印度教強加予我們種姓制度,但錫克教認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在這種平等的觀念之下,許多人開始離開傳統編織業,進入其他領域,例如農業、工業、商業、教育、科學和軍隊。我就是這場變革的受益者。」

禱告:
天父,感謝你,錫克蘭達西亞人可以簡璁L度教強加予他們的種姓制度,推崇平等的觀念,深信這是你所喜悦的,因為你從不偏待任何人。求父讓蘭達西亞錫克教徒有機會聽到你的真理,知道你是何等公義的神,願意接受你。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默想:
圍住--為 peri (一) 請弟兄們為我們禱告。〈帖前5:25〉 當一羣人在一起禱告時,他們是怎樣的姿勢?跪下,低頭,靜坐,舉手站著?讀完這節之後,也許會增加一個更重要的姿勢。你當然無法從中文看出,你必須曉得這希臘文介系詞是peri,而且必須曉得這介系詞含有特別的位置與動作的意思。大多數希臘文介系詞都對動作有個主要的意思,peri也不例外,基本上它是指「四面圍住」,正如使徒行傳二十五章18節的「站著〈圍著〉告他」。它的延伸意思是「關於」,一如在約翰福音十九章24節所見。按照上下文和同一句中別的字,peri可以指位置,也可指一個動作與那動作的受詞之間的關係,可是絕不會完全失去動作的概念。因此來到這節時,我們可以認為保羅在言外之意要求人用禱告「圍住我們」。你可想成圍成一個圓圈,把保羅和他的同工圍在當中,在圓圈當中的人被禱告「包圍住」,被那些關心神對當中的人所懷旨意的弟兄姊妹圍住。這個動作強有力地顯示這社區的單一目的,當你被別的基督徒圍住,把你高舉到天父面前,手牽手或手放在你肩膀上時,神要我們同心合一的心意,就得到實際的表現。當我們坐在或站在教會座位上禱告,神也絕對會垂聽,可是這動作強調我們能背負別人重擔的同心合一。最棒的是,這事可在遠處達成,所需要的是,一起禱告的人圍在被禱告的人四周,即使那人不在場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