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問及「你心目中的幸福家庭是什麼樣的?」的時候,很多人的回答不外乎這幾個:「兒孫健康,婆媳關係融洽」、「經常陪伴家人,每年能夠有全家出遊的機會」、「一家人能夠相互理解支持,相互依靠,相親相敬,有什麼困難大家一起去面對」、「一家人團聚,一起吃飯、聊天最開心」等,可見不少人所渴望的温馨家庭都是一種簡簡單單的幸福。
每年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今年已是第19個家庭日。昨日大陸有個別地區已經舉行了迎接家庭日的活動。南京市鼓樓區一社區的500多户家庭昨天歡聚石頭城公園,通過才藝秀、老遊戲、拍全家福等形式「曬幸福」。
有了家庭才有前進的動力
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很多人追求事業上的成,那在家庭和事業兩者中,哪個更為重要呢?據《龍虎網》報道,很多中年家庭普遍認為家庭比事業更重要,而比較年輕的個別家庭則認為趁年輕為事業打拼更重要。
在這個問題上,女性基本上都認為「家庭比事業更重要」。一位薛女士説:「家庭永遠是一個避風的港灣,子女和親情對一個人來説是永遠的。而事業,跟家庭不會衝突。」另一位今年30出頭的蔣女士説,自己最大的幸福還是家人的健康和快樂,事業僅是豐富自己人生的一項內容。
孩子在國外讀書的李女士也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家庭重要!」她表示淺顯地看的話,事業和家庭都很重要,只有經歷過苦難之後才會發現後者更重要。如果必須在兩者之間作選擇的話她會選擇後者,因為有了家庭才有前進的動力。
由於種種原因人們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工作和事業上。但受訪者中大多數人一週還是有3天以上的時間可以陪伴家人,僅有少數幾家由於工作、應酬等原因,一週僅有一天時間陪家人,甚至沒有時間留給家人,他們表示今後會抽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忍」字出和諧家庭
今年88歲的高齡老人黃建飛如今已是四世同堂,老人愛好書法,經常在社區無償教授愛好者。其兒子總結老人處理家庭關係的秘籍是「忍」——即在小問題、小衝突上能忍則忍,同時互相講欣賞對方的好話亦是和諧家庭的秘訣之一。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佈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於1993年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宣佈:自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以此提高各國政府決定和公眾對於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衞王朝》和《揀選》躋身亞馬遜Prime十大熱播榜單
《聖經》題材史詩級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與《揀選》(The Chosen)雙雙登上美國亞馬遜Prime平台十大熱播榜單。「任何電影或影視作品都無法,也不應該取代福音或聖經。然而,如果它們能激發那些從未讀過《聖經》或不認識神的人對信仰的興趣,那麼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
穹蒼旅居9個月 基督徒宇航員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滯留太空9個月後終成功回家。他們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爾莫爾接受基督教媒體問及感想時,引《聖經》希伯來書説:「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並不那麼美好,但對那些信祂的人,這一切最終都會是更美的事。」
-
Intel前執行長季辛格宣佈帶領Gloo 打造符合信仰價值AI科技
美國技術平台業者Gloo近日宣佈,任命其執行董事季辛格(Pat Gelsinger)協助團隊開發人工智能(AI)工具。季辛格是基督徒,過去一直是董事會成員,十年來大力投資Gloo,近日成為執行董事。他宣佈將致力於將AI引向正面發展的方向,服侍教會。
-
美著名牧師:迪士尼《白雪公主》背離經典版愛與救贖訊息
美國著名豐收教會(Harvest)創辦人勞格理牧師(Greg Laurie),近日評論迪士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重拍電影,指其背離了原版原有的福音主題,被自強與女性自主理念所取代。他認為這樣的改編失去了原故事中觸動人心的愛與救贖訊息是票房失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