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受难感悟 牧师戒酒农场辅导戒治者

耶稣受难感悟 牧师戒酒农场辅导戒治者
耶稣受难感悟 牧师戒酒农场辅导戒治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酒精被世卫辖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第一类致癌物,酒精导致至少七种癌包括大肠癌、乳癌及肝癌。台湾有一酒瘾者嗜酒致肝功能恶化,后信主成为牧者,以福音协助患酒瘾者摆脱捆锁。

台中市新生命戒瘾成长协会执行长、基督教长老教会牧师陈文雄 2012年获台湾颁劳委会多元就业"金旭奖",表扬他在社会致力带领毒瘾、酒瘾与药物滥用者成功戒瘾,扶助他们走回正轨。

开应召站染酒瘾

57岁的陈文雄2005年带领"台中新生命福音中心"(2012年改名为"台中市新生命戒瘾成长协会")以亲身过来人的经验帮助过上百位被酒、毒瘾捆绑的人重获新生命。

曾受酒瘾捆绑的陈文雄,自小不喜欢读书,中学毕业后到台北市的饭店当服务生,但他却以工作的便利当"皮条客"帮日本嫖客叫小姐,赚取可观的金钱月入达6至8万元,相对当年基层公务员月薪多出三至四倍,自己更开应召站。

陈文雄忆述,"当年开应召站揾生意常应酬而喝酒,渐渐地染上了酒瘾,后来当兵希望借此戒酒。"可惜,陈文雄在军营不单戒不掉酒瘾,更醉酒闹事,退伍后又重操应召站旧业。

晨曦会戒毒成功 协助酒毒瘾者戒瘾

及至28岁那年,陈文雄酗酒到一地步发现肝功能恶化,在绝望中跑到淡水想自杀、试图割脉腕但又没有勇气,不断痛骂自己。

幸得他的三姊夫是牧师,他就被安排到晨曦会福音戒毒中心。"在中心当读到耶稣竟愿为罪人受死,无辜被钉上十字架,心里很震撼,于是决定重新做人,从那时起倒茶扫地工作也愿做,为了重头开始。"

经过6年苦读神学和实习,在46岁那年成为牧师并加入"台中市新生命戒瘾成长协会"协助毒瘾、酒瘾者戒瘾。

福音设农场 大自然疗愈心瘾

陈文雄夫妇,在2005年加入方昌誉牧师在台中谷关山区"台中市新生命戒瘾成长协会"设立的农场,让戒瘾弟兄透过到农场劳作,不只强健身心,也能发挥自身专长与才能。

陈文雄指出:"身体的瘾只要短短一星期或一个月便可戒除,但心理的瘾却难以对付。"他认为,药毒瘾者比一般人更需要在有山有水的地方除旧布新,一方面透过大自然的疗愈让心灵沉淀;一方面借由环境的抽离让身心尚处脆弱的戒瘾者免于尘嚣诱惑。

协会在部区设农场,希望培养上山来戒瘾的人士身心灵都稳定,重建自我生命的价值。协会亦有辅导员协助戒瘾者,当中有些人因受家人伤害,生命变得非常孤单;有些则带给家人极大的痛苦。

受助者成辅导员助戒瘾者

陈文雄表示,来到协会求助的人中,有些是经医院社工转介,他们都是经过多番尝试仍戒不掉瘾而来。

陈文雄分享一个案,有一位弟兄杜铭德就是医院社工转介,他以前是做品管和工程监督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很大应酬多,为了纾解压力和取得更多生意,杜铭德刻意训练自己酒量,从一口、一杯、数杯、一瓶到更多,最后要靠安眠药混酒助入睡,弄至脑退化、日夜颠倒、情绪不稳等。妻子与三个小孩无法谅解而放弃他。

杜铭德试过传统戒瘾方式都无效后来到协会。陈文雄指,当时杜铭德的家人对他已经失望,送他来只是不想他在家。在双重打击下,杜铭德初到协会的几个月情绪很低落和自我封闭,不愿表达和接触其他人。

陈文雄表示,当时积极接触关心他,让他体会到若要重新站起,就要敞开心胸接受人的帮助,其后杜铭德想通了渐渐融入协会的生活,亦脱离了酒与药物的控制,家庭关系也随著他的转变逐渐获得修补。

今天,杜铭德更成为协会的辅导员回头帮助患瘾者。

陈文雄常以《圣经》腓立比书 4章6节:"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著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来感化毒、酒瘾者。

他直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就能走出毒品酒精控制,并拥有全新喜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