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明年上市的谷歌智能眼鏡近日披露更多細節,並透過各類活動讓人體驗這款超酷科技商品的魅力。業界認為,谷歌智能眼鏡勢必在全球掀新一輪技術浪潮。
谷歌眼鏡(Google Project Glass)是谷歌於去年4月發佈的一款具有智能手機同樣能的眼鏡。
谷歌眼鏡的能卓越。只要透過聲控,就能完成一般智能型手機的
能;不管是照相,錄影甚至導航,統統難不倒它。還可以上網衝浪、處理文字資訊和發送電郵件。
另外,眼睛看到的景象,透過聲控也能即時跟朋友分享。而且,這款眼鏡在網路覆蓋區域,將數據發送到雲端後,還能依據使用者所在位置,提供導航以及其他資訊。
谷歌眼鏡給人帶來的一個革命是,在享受網絡科技好處的同時,可以騰出雙手作其它甚至具有高難度的事。在YouTube公佈的谷歌眼鏡使用示範説明的影片中,配戴谷歌眼鏡的用户搭雲霄飛車、滑冰、跳傘、高空蕩鞦韆、跳芭蕾舞以及滑雪等各種活動。
智能眼鏡最終將和谷歌的其他產品結合,由於不必透過手機或電腦螢幕運作,實用性將更高。
幾年前,智能手機的問世在全球掀起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基督教組織隨即開發了各樣智能手機App,方便傳福音以及信徒靈修。
業界認為,明年登場的谷歌眼鏡所颳起的風潮不遜於當年的智能手機。對於基督教界而言,新冒起的科技產品對福音工作是挑戰和機遇並存,如何讓這些新興科技產品為福音工作所用,值得教界認真思考。
北美華人教會的網絡事工起步較晚,但在意識和思考上應不斷進步。遠志明牧師日前在他博客發表的文章《信仰與網絡》分享了華人教會應用網絡科技傳福音有待改善之處。
遠牧師反省説,每一個新的傳播方式出來的時候,教會都會有一些不適應。現在擴音廣播已經很普遍了。後來影視出現的時候也是一樣,先是被世俗社會使用,後來才被教會使用。網絡也是這樣,世俗佔主導,福音剛剛有了一個角落。
回到谷歌眼鏡這款新產品上,它對教會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有哪些技術可以被網絡事工吸收和借鑒?現在,離谷歌眼鏡粉墨登場還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教界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和應對。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