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牧师拥有多年的植堂与牧养经验,他于2000年所开始的矽谷汇点华人教会是曾于2004年获得美国目标导向"健康教会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间华人教会。在上周举行的湾区浸信会一年一度的教会增长大会上,招牧师透过工作坊"彼此了解:建立两代的真理观"的讲座就此话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招牧师指出,出生与成长的时代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深远,我们要了解他们出生的年代,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对方的想法,有利于我们与对方更好的沟通,促进传道和牧养。
我们一般可以用五个世代来划分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人。
1.G.I(Genera issues)世代:1901-1024年间出生的一批人。这一时代出生的美国人对政府有很大的信任,对政府的工作也非常支持,对权威比较顺服,对生活有崇高的标准,同时又比上一代人受到更多的教育。他们乐意跟政府配合,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并且很有理想、有动力,他们希望在建设国家的同时也发展自己的事业、建立自己的家庭,建立和谐发展的世界。
2.沉默世代:1925-1944年间出生的一批人。这一代人经历了金融危机,在1929-1933年间的大衰退下的背景下出生、长大,饱尝贫苦,所以他们非常追求安定感。另外,由于经济的萧条,使得当时无论是男是女都早早结婚,回归家庭,比如大约95%的女人成为家庭主妇。他们更多沉浸在家庭事务中,主要精力是建立自己的家庭,于是对政府和公共事物并不是很热衷,这也是他们沉默的原因之一。
3.婴儿潮世代:1945-1963年间出生的一批人。这一代人在理想环境下长大,父母非常注重他们的教育,他们被训练有很多批评性的思考,并不像以前的世代那样,政府怎么说就怎么样,而是挑战权威,自己分辨,找出一条新的路。所以他们喜欢就问题找出很多资料,讨论解决。他们也很强调发声,而且,这个时代后期时,美国离婚率从0%上升到45%,并且之后也一直居高不下,这对他们产生很大影响。
4.爆破世代:1964-1983年间出生的一批人。这一代人成长时,社会和科技都越来越发展,他们是为未来定下一个不乏,为了这个时代找出一条新的出路,这代人很实际、独立,很注重吸引别人的注意,因为他们的父母一代有很高比例的离婚率,导致孩子不能从孩子那里得到完全的注意力。同时,这个时代也开始有不同的媒体出现,比如收音机、电视机、音响等,所以这也使得这个世代的人学习方式与上一代不一样,比如上一代只是读书,但是这一代也许一边用电脑做作业、一边听音乐、一边又与朋友在网上聊天,耳朵、眼睛、脑子很多都一起用。
所以跟这一代传福音不能只是在台上讲道,这样的话他们反而吸收很慢,甚至不能吸收,而是需要很多复合的方式,比如讲道中插入短片等。
5.千禧世代:1984-2000年间出生的一批人。这一代人没有经历大衰退、二战等、没有吃过多少苦,对人生充满憧憬和乐观,他们希望能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但是他们更把注意放在自己身上,因为美国的离婚率一直没有改善,他们比上一代人更失去父母家人的关心,所以他们越来越注意自我。另外,他们使用的新媒体更多。
他们希望个别的辅导,所以如果你想牧养他们的话,需要提供个别的辅导,而且一定很真诚的帮助对方。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真理"并不是他们所看重的,而是看这个人到底活的真不真,所以面对他们,教牧需要有透明度,否则他们只是觉得你只是在"讲"而已却没有生命。但是,有生命的话他们就会认同,所以生命的见证在这个时代更加重要。
另外,也可以按照"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种划分,每一个世代的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影响著他们的信仰。
前现代的人:"我信故我在",他们会从信仰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对于他们来说,礼仪、仪式非常重要,所以他们更喜欢有著庄重仪式的崇拜。他们认为发展是"稳定"的,相信"真理就是神",而且推崇"灵"的力量。因为他们对权威比较信任,所以他们有神的话就相信,可以说他们相信很多神。因为他们对权威的新人,所以对于这一代人来说,传福音和牧养时要突出"全能神"。
现代的人:"我思故我在",他们会从思考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对于他们来说,理性非常重要,他们认为发展是"不可避免"的,"科学就是真理",非常推崇"原因"。因为相信理性和科学,所以他们认为"没有神"。也因为他们对理想和科学的重视,所以对于这一代人来说,传福音时和牧养要突出"全知神"。
后现代的人:"我属故我在",他们会在从属?一个团体或者其他事物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对他们来说,随意(Random)非常重要。他们认为发展是个"迷思",相信"体验就是真理",而且推崇"机会"。因为比较自我,所以他们认为"我们就是神"。对于这一代人来说,传福音和牧养时要突出"全在神",要让他们知道上帝无处不在,他可以体验到神。
说到体验,招牧师说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有人问一个20多岁的一个年轻姐妹说:"你最近有没有去聚会啊",没有想到这个姐妹说:"我才不去丧礼呢。"为什么导致这样的回答呢,因为她觉得教会的仪式太闷了,一点吸引年轻人的元素都没有。由此,招牧师也提醒说:到底今天的教会要给新一代的人一个什么样的体验,这是福音派教会要好好思考的。
招牧师接著指出,我们教牧同工不能以为"我有真理",就在台上1、2、3的讲,你们听不明白是你们的问题。这个时代不能这样,否则年青人不会再来教会,也很难带他们来教会。很多传道人只觉得"我有圣经",但是我们要想怎么能让这些与以前世代的人很不同的年轻人很好的吸收。真理是没有改变,但是表达的方式要改变,否则年青人不会接受。这是今天教会要好好思考的,否则教会里面只有和你同时代的人留下来,也不会增长。
接下来,招牧师又详细介绍了处于后现代的年青人受到怎样的文化观念影响、以及对教会的看法,并且会停留在怎样的教会里面。本报会在之后的系列报道中进行报导。
讲员简介:
招世超牧师于1984年毕业于德州福合市西南浸信会神学院,获神道学硕士和宗教教育硕士学位。在神学院肄业期间,曾在休士顿附近的密苏里市第一次植堂。1986年秋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进修,并于1989年获得教育硕士学位。招牧师于同年年底蒙召到加州圣荷西华人浸信会出任主任牧师一职,后于公元2000年4月在三藩市南湾苗必达市开始矽谷汇点华人教会,八个月后自立。该教会于2004年为美国第一间获目标导向"健康教会奖"的华人教会。
相关文章:
招世超牧师:如何吸引后现代年轻人来教会?("彼此了解:建立两代的真理观"工作坊专题报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