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加尔文理工学院11月17日举行创校礼拜,创办人及荣誉主席、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在该学院开幕礼致词提到,归正福音运动是"从无到有",本著"卑微",符合上帝的旨意,一步步成就。
伟人是从无到有卑微耕耘
唐牧师以树木的生长,借喻有人只享受一颗树成长后,享受其果子,但从没有参与栽种的过程。他指,该等人不是伟人,伟人是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看到可能性,那种信心是靠著创造主而有的信心,"从『没有』到『有』,那是上帝的工作;从有到拆毁,那是撒但的工作。有两种人,一种是从早到晚拼命工作的人,从『没有』之中缔造『有』的人;另一种人是看到已经有的,然后渴望从其中收到益处,或是不要付出代价并去拆毁它。第一种人是像上帝的人,第二种人是像撒但的人。"
他引述一位著名的神学家指,"基督教是从卑微的状况开始,生在马槽的耶稣得到最多人敬拜,祂在世上没有钱,但祂在这世界拥有最大的建筑"。
唐牧师深信:"无论你多么卑微,你的份量有多少,重点在于你的意念是否符合上帝的旨意,在奋斗的过程有没有上帝的带领,有没有真理和上帝的保守。如果有,这一切是在上帝的手中。你不要以卑微的开始为耻,也不要自以为有优势就能强过他人,而是要探究使你发展成功的背后,究竟是谁的智慧与权柄。"
归正福音运动成功要素:上帝带领、保守、恩典
他又指,大部分的人是等待别人完成一切,有成果才参与,但他认为,做上帝的工作要质量兼备,从困难开始。至于成功有何要素,唐牧师直言:"上帝的带领、保守与恩典是最重要的三要素。"
唐牧师指,数十年前创立归正福音运动都是从零开始,当时印尼没有多少人认同归正神学,但按上帝带领、保守及恩典一步步成就。
他先借用西方历史的发展指,上帝旨意高于人的势力。17世纪西班牙是海上霸权,商船数目超过欧洲,但上帝拆毁它,用荷兰代替,荷兰更在印尼建立归正教会。
另方面,接受新派神学、在印尼拥有最多教授的雅加达神学院也逐渐衰败。
唐牧师直言:"上帝感动我创立归正福音运动不是枉然与虚空的,乃是一步步地成就祂的旨意。"
"1983年开始举办讲座,从每场1,200人次发展到4千多人参加,神学讲座在台北和印尼不断发展,后来印成一系列的神学讲座书籍,我们先用中文来印。三年前,我们决定必须为青年预备讲座,单单基督论我们已经举办七次的讲座,每次都有4至7千人参加,这表示归正的火仍在燃烧。我78岁,看到几千位年轻人不但听我的讲道,也听我的同工的讲道。"
唐牧师表示,在这几年里,先后成立了基督教大学、基督教医院、基督教墓园等计划,亦有平信徒神学院、音乐厅、博物馆、加尔文学校等。
他自言,所作一切并非为了赚钱,只要有剩余的钱就去建堂,由一间教会发展至80间分堂,并不是为利益,而是为了拓展上帝的国度。
为全世界得著福音而做
唐牧师认为,一个人要是为钱、为自己、为讨好人而做,注定失败。他是"为全世界能得著祝福来工作",为了每个人的好处,工作会胜过困难;为多数人的幸福努力,会停止经历为少数者谋利的痛苦。这样做的话必定会被上帝纪念,正如发明家像爱迪生,为每个人著想,这些人的工作会被纪念,因为"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远长存。"(约翰一书2章17节)
唐牧师忆述创建学院时,因为是亏钱的工作而没有人看好、被人嘲笑,加上印尼贪污风气盛行,难获政府教育局的批准。但他却对这些人说:"我所要看的是上帝是否帮助我。"他们按照手续严谨办妥各样事情,今年3月20日收到当局正式批准,他指这是很荣耀的事情。
唐牧师继续指出,很多人看不到上帝的伟大与上帝在这个运动的带领而嘲笑他,"当人嘲笑我,我就安静。当上帝的面向著我的时候、肯定我的工作的时候,我就满足。我用属灵的眼睛、用信心看上帝的脚步一步步地前进。上帝要我们一步步地看祂的带领是那么确实。"
以科技为核心的加尔文理工学院
唐牧师介绍加尔文理工学院时表示,学院先从科技开始为教育重心,因印尼政府决定教育的方向应该先从科技开始。"我们这间大学将从科技开始,然后继续发展其他科目,使其成为一所全方位的大学。这大学不单单要有知识,还要有信心与道德。我们有一个原则:我们不是为了菁英有能力付钱而建立大学,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赚钱。"
他更透露,其儿子首任院长唐文廉是物理学博士,更将取得双博士学位,但校长的薪酬是印尼盾17,500,000(约1,200美元)。
不过,唐牧师指,其儿子表示要运用所学,无论如何要把大学做得最好,从而看得他是上帝的好仆人,全不顾自己的利益来服事上帝。
最后,唐牧师腑心自言:"我好像是一个蠢笨的人在沙滩中寻找钻石,在大海里捞针,将钻石与针献给上帝,将最好的献给上帝。我挤出我的天份、脑力、体力,把它全部都挤出来荣耀上帝。我们感谢上帝透过穷苦卑微的人,透过我做了蛮大的工作,虽然还是不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