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搜索引擎巨頭谷歌(Google)近日為四川雅安震災推出「尋人網頁」(PersonFinder),盼望成為傳播協助賑災資訊的平台。
谷歌尋人網頁可以幫助用户與災區親友建立聯繫管道。用户可藉此搜索震區親友的狀況,或者提供自己知道的某人情況。
谷歌尋人網頁是谷歌在 2010 年 1 月海地地震後所開發的公益性產品。在海地地震、新西蘭基督城地震、日本海嘯以及數日前的波士頓爆炸案中都啟用過,在尋人過程中發揮不小的作用。
谷歌尋人網址:http://google.org/personfinder/2013-sichuan-earthquake/
另據四川省政府官網25日發佈的公告,決定將4月27日(週六)定為四川省哀悼日,以對「4‧20」雅安市蘆山7.0級地震遇難同胞表達深切哀悼。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