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叔叔釘十字架」雕塑惹爭議 博物館不顧作者意願堅持展出

芬蘭藝術家萊諾寧(Jani Leinonen)的雕塑作品「麥耶穌」在以色列海法博物館展出惹基督徒抗議要求撤出展覽。
芬蘭藝術家萊諾寧(Jani Leinonen)的雕塑作品「麥耶穌」在以色列海法博物館展出惹基督徒抗議要求撤出展覽。

以色列海法藝術博物館(Haifa Museum of Art)展出「麥當勞叔叔釘十字架」雕塑惹爭議,基督徒抗議示威,原作者表示願意撤除,但博物館為保持「藝術自由」堅持展出。

這件名為「麥耶穌」(McJesus)的雕塑作品出自芬蘭藝術家萊諾寧(Jani Leinonen)之手,雕刻出釘在十字架上的麥當勞叔叔,意指麥當勞在當代社會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與宗教相比。

這件雕塑是海法藝術博物館名為「聖物」的展覽(Sacred Goods)系列之一,該展覽主要聚焦「當代藝術家對消費文化主導的當代全球現實中宗教和信仰問題的回應。」

「麥耶穌」自8月展出以來引起基督徒諸多不滿,以色列文化部長米莉·雷格爾表示自己曾收到多封要求撤除「麥耶穌」雕塑的投訴,認為它嚴重侮辱了基督徒羣體的情感。投訴者則表示由於基督徒在當地是少數羣體所以請求一直不被處理,直到上週五(11日)上百名阿拉伯裔基督徒在博物館門前抗議,一些示威者甚至向博物館投擲煙霧彈和石頭,試圖進入博物館強行拆除雕塑,造成三名控制局面的警員受傷。

羅馬天主教會在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的代表「聖地天主教主教大會」(The Assembly of Catholic Ordinaries of the Holy Land)表示,這場展覽或許確實「旨在批評消費社會」,但「麥耶穌」和其他某幾個作品卻是對「基督教最偉大象徵物」的一種褻瀆,要求海法政府撤除這些「帶攻擊性的展覽品」。

以色列文化及體育部上週曾要發信要求博物館撤除該展品,但此舉又引起部分人質疑以色列的藝術自由,經常反對雷格夫所領導的文化部的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就批評到,雷格夫「拒絕理解,民主國家有責任允許不同意見的表達,甚至是那些違背當前政治傾向、挑戰社會中某些羣體或者難以接受的觀點。」

與此同時,雕塑創作者萊諾寧稱直到最近才發現自己的作品被海法博物館展出,他表示:「我昨天早上(10號)才聽説這個展覽和示威活動。當我查看我的郵箱時才發現裡面都是關於這件事的信息。這讓我很生氣,因為在這個展覽展示作品違背了我的意願。」

他強調,他因為反對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領土的行為早已經回絕了展出請求。但博物館稱並未收到此郵件,且表示借出展品的芬蘭畫廊並沒有要收回展品,因此為保護藝術自由,仍會堅持展出該雕塑,只是應基督教領袖要求在展覽入口設置標示,提醒基督徒內有「挑釁性的內容」。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衞王朝》和《揀選》躋身亞馬遜Prime十大熱播榜單

    《聖經》題材史詩級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與《揀選》(The Chosen)雙雙登上美國亞馬遜Prime平台十大熱播榜單。「任何電影或影視作品都無法,也不應該取代福音或聖經。然而,如果它們能激發那些從未讀過《聖經》或不認識神的人對信仰的興趣,那麼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 穹蒼旅居9個月 基督徒宇航員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滯留太空9個月後終成功回家。他們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爾莫爾接受基督教媒體問及感想時,引《聖經》希伯來書説:「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並不那麼美好,但對那些信祂的人,這一切最終都會是更美的事。」

  • Intel前執行長季辛格宣佈帶領Gloo 打造符合信仰價值AI科技

    美國技術平台業者Gloo近日宣佈,任命其執行董事季辛格(Pat Gelsinger)協助團隊開發人工智能(AI)工具。季辛格是基督徒,過去一直是董事會成員,十年來大力投資Gloo,近日成為執行董事。他宣佈將致力於將AI引向正面發展的方向,服侍教會。

  • 美著名牧師:迪士尼《白雪公主》背離經典版愛與救贖訊息

    美國著名豐收教會(Harvest)創辦人勞格理牧師(Greg Laurie),近日評論迪士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重拍電影,指其背離了原版原有的福音主題,被自強與女性自主理念所取代。他認為這樣的改編失去了原故事中觸動人心的愛與救贖訊息是票房失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