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工作转向网上发展趋势

5777910

毫无疑问,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许多传统的活动已渐渐被网络取缔。甚至网络教会(cyber church)也开始流行。根据巴纳(Barner Group)最新一项调查,在600名调查的牧师中,超过80%接受在网上可以寻求信仰或宗教体验,并且大都赞同将教会资金投放在网络发展上是一项值得的投资。

三年前,葛培理布道协会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 (BGEA)辞退了百分之十的员工,将焦点转向网上福音工作。根据今日基督教杂志(Christianity Today)的报导,在2014年,葛培理布道协会的福音讯息,在全球可以分享给9千5百万人。单透过协会网站传递可达到7千5百万人,只有18万人是亲身出席布道会的。而在1千6百万人决志信耶稣当中,超过1千5百万人是通过网上点击而决志的。另一个组织,全球外展媒体(Global Outreach Media)报告指出,在2014年便有超过3千万人透过他们网上接触而归信基督。从上述的数据看来,在福音事工上,网络所发挥的效果,似乎真的事半功倍。

全球外展媒体的市场总监米雪戴芝((Michelle Diedrich) 表示,网上传福音的好处在于容易追踪记录。她认为点击一个键盘与在布道会中擧手决志,其实分别不大。

众所周知,互联网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即使在一些宗教受管制的国家如中国,也不难在网上接触福音讯息。此外,运用在网上的资金相对上比个人或大型布道会更为化算。根据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Study of Global Christianity)的报告,美国每一名从决志到受浸者,其间所动用的人力物力资源达1千5百万。而网上每一个曝光的福音讯息,只需5美仙。再者,网上决志,简单明快。通常只供两个选择:"我已作出祷告决志" 或 "仍有疑问,尚未决定"。

然而,亦有教会人士质疑,信仰是一个恒常转化的过程,只靠单一的网上按扭,是否能确认他们认识救恩的真理呢?从全球外展媒体的统计,浏览他们网站福音讯息的时间,平均为7分钟。富勒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一位教授 李察皮士(Richard Peace)则认为一个人只花7分钟时间去决定自己的信仰,并不足够,恐怕讯息会太简化而离开圣经基础。有人认为,网络应用较适合传递信息和教育。始终,信仰是群体交流的过程,需要学习的榜样;而不是一次过的决志点击。

事实上,大家都认同最理想的模式,是通过网络传递福音讯息后,再联络当地教会跟进栽培。可是,在葛培理网上福音事工去年所接触的7千5百万人中,只有23万愿意留下联络资料。或许互联网的吸引在于能够隐藏个人真正的身份,即使许多人愿意在网上诉说心事、悔改决志,但要把这群人带到现实,踏进教会,也将会是艰巨的挑战。

无论怎样,网络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如何有效运用发展成为天国的工场,将是教会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