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公民运动主办"『五四』一百周年与中国基督徒:承传与前瞻"讲座于5月4日在宣道会北角堂举行。资深传媒人程翔回顾"五四运动"分析救国压倒启蒙;专制打败民主,不过中国民主星火不灭。
"五四运动"促成社会主义运动
程翔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由学生主导的争取民主的运动,也是第一次有各阶层人民参与遍及全国的群众运动。
该场运动的性质以狭义及广义来定义。狭义是指一场爱国学生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广义是指新文化运动,包括:反传统、反儒家、反封建。
程翔表示,五四运动有特定的意义,是促成社会主义运动的开端,催生马列思想、无产阶级革命的先声,"1917年苏联成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很大;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陈独秀受苏联影响甚深在新文化运动中冲锋陷阵;1921年在五四运动强大的气势下,陈独秀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展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所以从共产党的角度看,五四运动既是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也是催生了中国共产党。"
对于催生五四学生运动分外因与内因。外因为1951年中日签署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内因是1917年张勋复辟。导火线是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约,战胜国的中华民国却被日本政府要求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予日本而非归还中国。因此,在北京大学展开该场运动并遍布全国,当年领军人物是罗家伦、傅斯年,他们举著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口号,推举民主、科学精神,而为人瞩目的事件事是火烧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家赵家楼。
程翔又指,启蒙运动有五特点:对传统的反叛特别是礼教;对个性的解放,即解除思想束绑;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拥抱;对普世价值的认识;对社会多元性多样性的包容。
救国压倒启蒙
然而,救亡为何能够压倒启蒙?程翔认为,受思想与政治两者影响。
"在思想上,苏联承诺将沙皇时期侵占的土地归还中国;另人民受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豪言壮语影响,而中共有效宣传使民族主义渐渐战胜个人主义。从政治现实上看,日本侵华发动『9.18事变』及日本进一步侵华发动『七七事变』。"
程翔分析,为什么五四运动不能够成功带领中国走向民主路 ?原因在于当时中国正陷于列强瓜分、战争边缘,人民在民主与救国两者之间抉择,国难当前当然选择拯救国家。程翔慨叹:"新文化运动生不逢时,如果时间能长一点,中国可能会有另一种境况出现。"
中国政府专制打压民主
更甚是,今天的中国以专制打倒民主,程翔列出中国政府历年打压民主的事例。他指,中共为夺取政权打著民主思想的旗号,但1949年成功胜利后食言,"《历史的先声》辑录了中共夺权前宣传民主自由,得到政权后食言的记录,为要让人民清楚知道中国政府违背诺言的真面目,该书其中一句说:『一党专政遍地是灾』, 最后该书被中国政府定为禁书。"
程翔继续指,文化大革命更是一场大灾难,"根据中共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在197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披露:中国死了2,000万人,整了1亿人,占全国人口九分之一,浪费了8,000亿人民币。"
及至1989"六四事件",中国政府再次终结"二次启蒙";1989至2012年,中国政府为巩固政权鼓励全民搞经济少关心政治;2012至2019年民主思想空间进一步收紧,出现全面复辟现象。
程翔表示,"2013年习近平下令的『七不讲』更将民主驱逐出境。"
民主星火不灭
不过,程翔相信,民主的思想无法全面扑熄,中国学者以良心犯颜相谏。
他引述,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呼吁中国政府"体面退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以《我们当下的恐惧与期待》搜集2013年以来一系列演讲和文章,批判中国当下政治和社会运行模式在歧路上渐行渐远。
另有清华园事件,1968年4月文革期间,清华大学红卫兵两派之间发生大武斗,造成18人死亡、1,100多人受伤。在清华园立有纪念碑刻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六四"三十周年临近,中国政府将纪念碑围上,反映当局害怕民主之时,引证民主的星火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