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仁四旬期呼籲:放棄個人主義與5羣體同行

 周守仁四旬期呼籲:放棄個人主義與5羣體同行
周守仁四旬期呼籲:放棄個人主義與5羣體同行

2024年四旬期,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呼籲天主子民與不同羣體同行,包括精神健康受困擾的人、青少年、流離失所者、善意的人,並且關愛受造界,為後世提供宜居的生活環境。

周守仁主教在牧函以「同行的夥伴」為題,呼籲信徒與不同羣體同行,以展現慈愛與關懷。四旬期是一段為進入逾越節做準備的時期,在此期間,我們需要認識人性的脆弱與不足,同時體驗天主的慈悲與救贖。他提及在這個世界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美善和受造界的宏偉,但也見證到個人主義的孤獨以及大自然的受傷。

他強調團體使命的重要性,他呼籲信徒從個人主義轉向共議同行,在共議同行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彼此陪伴,實踐天主的救贖使命。他指出,聖神是合一的神,因此我們應該以同一的慈愛和合一的渴望去實踐使命。

此外,周主教提到了五個目標類別,包括精神健康受困擾的人、青少年、流離失所者、善意的人和受造界。他特別關注香港面臨的精神健康問題,呼籲信徒對患有精神病的人提供支持和陪伴。此外,提到對青少年的關懷,呼籲信徒與他們分享信仰和希望。

流離失所者也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他們在香港面臨的困境和挑戰,期盼信徒一同走向新家園,共同面對未知的挑戰。

對受造界的關懷,他強調生態皈依的重要性,信徒需為大自然療癒,為後代提供宜居的生活環境。

最終,周主教以祈禱結束牧函,願主的國來臨「教導我們謙卑而又忠信地,與患精神病的、年輕的、流離失所的、心懷善意的的姊妹兄弟,以及受造界同行」。

周守仁主教「2024年四旬期牧函:同行的夥伴」全文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