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宣教类型多样化,"艺术宣教"是其中一种,对于持抗拒基督教态度的穆斯林群体颇为有效。来自香港宣教士与台湾办艺术媒体牧者分享艺术宣教的体会。
来自香港的艺术工作者亦是传道人陈朗欣在出席台湾爱穆关怀事工举行"和穆艺起"宣教讲座分享艺术结合宣教的经验。
她指,一直想当艺术家及宣教士,2011年决定当宣教士进入神学院进修,以为再没有机会从事艺术创作,却发觉可以将艺术品用作传福音的媒介。
绘画涂彩传福音
陈朗欣表示,在马达加斯加宣教实习时创作了很多画作,发觉神要她透过"艺术宣教"将福音带入穆斯林群体。自始她到过穆斯林的国家展开艺术宣教事工。"艺术很奇妙,只有短短几分钟的作画时间,却可以让彼此敞开心门的交谈,甚至可以向对方分享世界观与神的道。"
有次她替一位穆斯林妇女绘画像时,称赞对方眼睛很明亮,又用诗篇139篇指神创造祂的受造物都是奇妙可畏等,继而跟对方分享整篇诗篇的信息,在人看似封闭的穆斯林群体中,福音种子就从艺绘撒下。
类似的经历多不胜数,陈朗欣又指,曾经替一位即将出嫁的印度女子进行Henna彩绘(一种印度彩绘,为印度嫁娶时祝福之用,今天已推及至世界各地,涂在皮肤、指甲、头发等,作为一种临时人体艺术),用圣经里的故事为题材,然后跟对方分享福音。
另有次替菲律宾的女士在手上画花朵,顺道跟她说出圣经记载有关花的经文和信息,如耶稣说过旧约一位王所罗门极尽荣华的时候,也不及花一朵;所以我们不要为生活忧虑等,福音又是这样进入了未得之民里。
她总结其经验,就是透过在南非、马达加斯加、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等宣教工场,找寻愿意成为她画作人物的志愿者,在素描人物的过程中认识对方与他们分享信仰和经文,也在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对方的信仰和世界观。
陈朗欣鼓励基督徒,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宣教士,只要向神求智慧,"在恩赐与职场上结合宣教,虽然只是工作但只要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就是一个专业领域上的宣教士。"
艺术媒体回应耶稣大使命
同样道理,用艺术媒体也可以回应耶稣大使命,艺术媒体学院陈丽娟牧师在月前的一个艺术宣教分享会也讲到神藉著艺术媒体突破传福音时遇到的困境。
陈丽娟在"PEARL专业艺术宣教分享会"里表示,民族与地区之间有各自的生活文化,传福音常著因著对他人的文化认识不够深上带来冲突,更遑论叫人信耶稣。
艺术媒体却有利突破该限制,陈丽娟认为,"艺术媒体的素材可以让人体分泌出一种脑内分泌物多巴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减少对人心产生怀疑,人与人便产生正向连结。"
她强调,艺术媒体宣教就可以打破生活文化差异的福音枷锁,移除了这些限制,彼此就可产生认同感。
因著产生认同感,人际关系的破裂都可以和好,陈丽娟期望,"当艺术能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文化表征时,社会也可以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