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神托会培敦中学校长梁锦波在恩光书院举行的"第一届基督教教育咨询会议",探讨"基督教学校的领导者"时,分析教育工作者应有未来的视野。
教育领袖需未来视野 助学生融入国家
他表示,在2014年雨伞运动时已有深刻体会,香港在2047年将完全融入中国,帮助新一代兴起服侍国家必需有良好的"公民教育"。
梁锦波强调"公民教育"并非向国家歌功颂德,而是"帮助他们有理性了解中国",因而在其学校推动连续六年的公民教育,从六个国家看优质的公民素质,其中一个为中国,其余有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美国。
梁锦波说:"从客观角度认识全球的公民教育,让学生产生理性与共鸣。"
"联合国五根教育支柱"培养学生素质
怎么样的教育工作者培育怎么样的学生,对于学校领导者的角色,具二十六年校长经验的梁锦波回顾教育任务的改变指,"70年代重知识;90年代重技能;千禧年代要素养。"
因此,他认为"联合国五根教育支柱"可作为教育领袖培养学生素质的指引,即"学习去知"、"学习去做"、"学习一起生活"、"学习去成为"、"学习转化自己及社会"。
教育领袖具成熟人格
但在实践方面,学校的领导者却面对不同的挑战,梁锦波指出,"今天的社会多元及矛盾,教育权威被削弱,传统核心价值亦崩坏。现时的学生很脆弱,但连老师都脆弱,因他们大多是九十后成长的,校长也要引导他们,不单只靠权威。"
他又指,今天的学校变成一个组织,要求校长为学校策划动员以达标,而非一个社区,建立人际关系、对机构委身等,"这使校长重知识,缺少了重视生命教育的价值观;忙在双手,少在心头。"
梁锦波又指,教育领袖是要唤醒人的生命,可学效修道院主管行政的理家神父,既经验丰富亦有成熟人格;淡泊简朴、谦卑;不激动、公正;具决断、节俭;敬畏上帝又像个父亲。
基督教学校占过半 宜推生命教育
梁锦波亦从香港中小学的宗教背景,分析基督教学校的领袖所能发挥的影响力。
他指,在香港的基督教与天主教中小学分别为33.3%及20.1%,占全港学校过半以上,作为基督教学校的领袖便于推行生命教育。就以培敦中学为例,梁锦波拣选励志的书籍推介阅读,如卢云神父 (Henri J.M. Nouwen)《负伤的治疗者》培育师生关顾的生命;《钢铁意志》以海豹特种部队的锻炼,让学生培育出临危不乱、永不放弃的精神。
最后,梁锦波以德兰修女著名演讲"爱.直到成伤"鼓励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需在爱之中成长,为此我们必需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直到成伤。"
他总结指:"一个负伤的治疗者是经历过信望爱的人,他才能提醒人将信望爱传递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