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耶路撒冷11月29日传出消息,在距离伯利恒东南3英里的希律堡(Herodium/Herodion)东戍楼南面一所房间的土堆之中,发现一枚疑是彼拉多的戒指。
该枚戒指早于1969年希伯来大学教授吉迪恩·福斯特(Gideon Foerster)在希律堡挖掘时发现。最近有学者进行清洗及经摄影,发现戒指上有希腊铭文 ΠΙΛΑΤΟ(PILATO)即彼拉多的名字 。
芝加哥城汇社区教会牧师陈崇基在"信仰百川"发文分析戒指所属,戒指中间刻有一大花萼(calyx krater),而花萼是第二圣殿时期犹太艺术中相当普遍的器具,出现于硬币、石骨盒、马赛克、家具和油灯上。但戒指上的花萼在形状和装饰上略有不同。考古学者因而认为该戒指是耶路撒冷本地的产品。
陈崇基继续指,根据戒指上的希腊铭文ΠΙΛΑΤΟ (PILATO) 是"与格语"(dative) 而非"主格"(nominative)或"属格"(genitive)。有学者认为希腊文 ΠΙΛΑΤΟ 等于拉丁文与格语 PILATUS。
陈崇基表示,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与格(dative)是用作间接受词(indirect object),即表明某物件的发送对象。所以戒指上的希腊文与格语 ΠΙΛΑΤΟ (PILATO) 可以翻译为"送交彼拉多"(To Pilate)。
他以马太福音 27章1至2节作例指,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商议治死耶稣把祂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就是希腊文与格语(Pilato)。
因此陈崇基认为,该戒指未必是彼拉多本人穿带,可能由彼拉多的工人佩戴而在希律堡收集货物时送予彼拉多。
陈崇基根据其推测,总结该枚戒指不是本丢彼拉多亲自佩带,是其下属的行政官员为彼拉多政府征税时盖章用的戒指。
另一论据是,该枚戒指属于廉价的全铜合金戒指,在当时代多数属于士兵、希律和罗马官员、中产各行各业人士。至于罗马高官贵族的戒指均是用黄金造成的。
陈崇基引述发掘的学者在《以色列发掘期刊》(Israel Exploration Journal)下的结论指,"财雄势大的犹太总督本丢彼拉多不太可能佩戴一枚廉薄的全铜合金盖印戒指。"并由此推断,该枚戒指只能称为"送交彼拉多"的盖印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