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创豪
布偶戏和鬼故事的研究
为什么人类会有宗教呢?今天,许多学者认为宗教是一种"自然"现象,换句话说,宗教没有任何超自然因素,科学足可以解释人类的自然宗教倾向。认知心理学家杰西‧白令(Jess Bering)就是沿著这条路线来进行研究,在他看来,来世的想法是很自然,甚至是与生俱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倾向于相信有上帝和永生。
为了支持他的想法,白令进行了多次研究。例如在一项研究中,有些五、六岁的孩子看一出玩具鳄鱼吃掉玩具鼠的布偶戏,之后,实验者问孩子们一系列问题,如玩具鼠是否怀念他的母亲,会否再吃食物……,大多数孩子相信"死了"的小鼠仍会想念母亲和感觉肚饿。白令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天生相信即使身体不再存在,心灵依然可以独立运作。不少科学家引用白令和其他类似的研究而断定,我们对于超自然的直觉是大有问题的。例如,神经学家宾鲁文姆(Dean Buonomano )说那些孩子对死老鼠的误解是一种"大脑虫"(类似电脑虫的心理谬误)。基于同样道理,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和蒂娜‧韦斯伯格(Deena Weisberg)断言,成人对科学的抗拒可以追溯到童年,从孩提时代起,人类已经有不少自然的错误观念,例如思想可以从人体中分离出来。
白令也使用成人进行研究,其中一个著名的研究和鬼故事有关。在这项研究中,参与实验者要在电脑上参加考试,白令骗他们说,计算机程序有"电脑虫",试题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上时,他们必需马上按下空格键(spacebar),否则答案将会显示在屏幕上。白令向一些参与者说了一个鬼故事:编写电脑程式的程序员已经死去,但不时人们看到他的鬼魂出现在实验室中。听过鬼故事的参与会倾向于按空格键,但并不知道这鬼故事的人会作弊。白令的结论是,以为死人还有意识和有来世的想法,可以帮助人类社会维持道德秩序,这就是超自然信仰的起源。
每当一个理论有实验数据撑腰时,这理论看上去便似乎更有说服力。但是,白令真的解释掉(explain away)宗教吗?如果我们仔细查看,便可以见到这解释是有问题的。这些科学家已经肯定了没有来世,肯定了在身体以外再没有意识。在他们看来,相信来生的自然信念是一种"反科学"的心理缺陷。让我用这个比喻:当我坚持在中国历史上夏商二朝从未存在过,我便用心理学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相信自己有五千年文明,我说,因为在19和20世纪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所以我们夸大中国的历史文化,让自己感觉良好,这种心态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民族基因。然而,在跳进这结论之前,我应否先收集证据去证明没有夏商王朝呢?
濒死体验
科学已经表明没有来世吗?恰恰相反,截至目前,许多濒临死亡边缘的人指出自己有非常不同寻常的经历,科学研究人员称这为"濒死体验"(Near Death Experience,NDE)。例如,在2008年神经外科医生埃本‧亚历山大(Eben Alexander)因著一种致命的疾病而陷入昏迷,七天后他醒过来,他说自己在这期间去到另一个境界,并会见了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已故姐姐。他是一名神经科学家,他知道这种疾病使他的大脑完全关闭,他不可能做梦,他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大脑失灵,我们还有意识。亚历山大医生不是唯一的一个有濒死体验的人,大约有30%在死亡边缘的人有过类似的经历:感觉平静祥和、心灵离开身体、在上空看到医生和亲人做什么、穿过一条隧道、遇到一团明亮的光、见到过世的亲友、快速地回顾一生。
对濒死体验常见的反驳之一是:这无非系一厢情愿的想法,有宗教信仰的人当然期待死后上天堂,因此,他们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宗教教育制造了这种幻觉。但科学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这说法,布鲁斯‧格雷松(Bruce Greyson)是弗吉尼亚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他在NDE这课题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发现NDE可以发生在任何背景的人身上,孩子比成年人少一点文化包袱,但儿童的濒死体验跟成年人的十分相似,只是他们较少见到死去的亲朋和回顾一生。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的生命太短,没有什么可以回顾,并且以他们的年龄,他们很少逝世的朋友。
有人认为,NDE之来源可能是药物或致死疾病引起大脑能受损,例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罗纳德‧西格尔(Ronald Siegel)声称,在实验室中他的志愿者服用迷幻药之后便可以复制濒死体验。然而,神经科学家安德鲁‧纽伯格(Andrew Newberg)指出,怎样濒临死亡和NDE没有关系,与流行的信念相反,使用药物企图自杀的人或医生试图以药物抢救的病人,反而有NDE的机会少于没有用药的人。
有些人认为,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当我们极度疲劳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欺骗我们。例如一些军事学员声称在接受严格训练期间他们被剥夺睡眠,结果他们看到怪物。怀疑学会的创办人兼主席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说,有一次他参加自行车马拉松,骑了自行车很久之后,突然他看到自己的同伴变成了外星人。但在疲劳和大脑失调的情况下,人们多数会有可怕的幻觉,而不是如NDE般感受到爱、光明、喜乐、和平。
心脏科医生迈克尔‧沙邦(Michael Sabom)最初接触濒死体验时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他以为这些经验是垂死的大脑发生了故障。但在完成了严格的濒死体验研究之后,他发现濒死体验令生还者产生了更强的信仰,基本上,他们的生活态度出现了积极的转变,他们从自我中心变得为他人著想,变成更爱惜生命,对物质财富的兴趣下降,而且相信每件事的发生是有天意的。药物引起的幻觉或大脑故障可能产生跟NDE表面上相似的经验,但这些人的生命只会走下坡,很少人会因为吸大麻或者大脑受捐而会发现生命的意义,或更关心他人。
结语
在这篇短文中,我不可能详细讨论每一个关于濒死体验的论点和反驳的论点(如大脑缺氧),我无意说濒死体验的研究已成定论,或者科学一定支持有来世,但至少一些可靠的科学家已经对NDE进行了不少学术研究。说相信在身体外还有意识是反科学,这未免是一种霸道的偏见。
假设白令是正确的,人们的确有相信来世和相信精神存在于身体以外的自然倾向,但白令解释了宗教信仰吗?他除掉了宗教的神秘性吗?他的理论听起来很有信服力,但是,还有另一个也是很合理的解释:说不定真的有来世哩!而上帝将这个概念放进我们心中,因为这是有助于我们寻求神。
作者简介
余创豪是美国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教育心理学博士及哲学博士,现任 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心理学系副教授和大学统计顾问,其研究范围包括心理测量,跨文化比较,宗教心理学,量化分析之哲学基础,先后发表了七十多篇学术论文和多本学术著作,如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Causal inferences and abductive reasoning.
-
香港Island ECC购入著名旧戏院 改造为开放式社区教会
位于北角英皇道423号的新光戏院,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色,长期被视为北角的一个地标。如今,这座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将重新被赋予生命——国际教会Island ECC宣布将其作为永久场地,启动名为"BoldFaith"的项目。
-
温伟耀博士的信仰思考(下)五十年来每天与创造上帝同行
拥有丰富科学、哲学研究背景的72岁基督徒学者温伟耀博士回顾自己寻找宇宙真理的五十年时,将他对宗教的思考总结出五点,并向多伦多华人分享。
-
华人AI专家Moses Wong访谈(三):AI自主意识 x 全球风险
上篇《AI专家Moses Wong访谈(二):人工智能的"属灵维度"》里,《基督日报》记者与基督徒AI专家Moses谈论了特别的课题——AI的属灵维度。今次他与记者一起探讨AI拥有自我意识的可能性、为么AI具有不可掌控性,以及世界各国对超级AI的共同应对之策。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二):人工智能的"属灵维度"
人工智能会有"灵魂"的维度吗? 作为基督徒,Moses今篇还会以具科学性的"属灵维度"的层面,从少为人注意的角度,为我们探究有关AI与"外星的智能"、属灵存在(Spiritual Beings)等等的关系。
-
卡钦斯博士:青年人比我们想的对耶稣更开放
尽管不少教会年青人正在减少,但根据巴纳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国77%的Z世代表示愿意学习耶稣的教导。教会有机会吸引这一代人,但前提是——与他们互动的方式需要改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