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實現短暫停火 世界盼望中東持久和平

jiasha3.
圖為1名以色列士兵從加沙地帶撤回以色列境內後展開雙臂。(圖:中國網)
【綜合報導】自以軍19日宣佈單方面停火幷撤離加沙的12小時後,哈馬斯武裝也宣佈停火一個星期。隨著此次持續了22天的戰爭硝烟的平靜,戰後加沙的受損情况也更加清晰地顯現。

據BBC報導,聯合國近東難民救濟工程處加沙援助行動負責人約翰‧金稱,自衝突發生以來,加沙地帶有50萬人沒有供水,多人沒有電力供應。四千個住家被毀,數萬人無家可歸。

美聯社報道,此次灾難的後果在加沙街頭隨處可見:在風中搖搖欲墜的電綫杆,炸裂的汽車殘骸,破裂管道不停湧出的污水,還有周圍人類或動物屍體腐爛散發的惡臭……

在阿塔特拉,83歲居民哈迪賈‧拉迪坐在一處廢墟上,「這是我唯一能找到的東西了,」拉迪指著一個枕頭和一雙拖鞋説。

一些巴勒斯坦孩子甚至到廢墟中「淘」可以當廢品賣的金屬殘片。一個孩子舉著一大塊以軍導彈殘片説:「這塊東西可以給我換來1謝克爾(約合25美分)……」

衆多醫護人員和當地居民前往廢墟搜索被埋者,發現絕大部分的被埋者已經死亡。在以色列停火不到一天的時間內,人們就挖出了100多具屍體。

現場挖被埋者的醫護人員爲防止屍體腐爛發出的惡臭,不得不戴著白色面罩。一名自稱艾哈邁德的醫護工作者憤怒扯下面罩説「真是讓人感到羞耻啊!我們是人啊!我們需要專業化的緊急救援隊伍,我們現在還在徒手挖掘。」

就此慘不忍睹的戰後情形,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於19日在科威特舉行的阿拉伯經濟、社會與發展峯會上表示,聯合國將派遣高級別小組評估加沙的人道主義和早期恢復需求,幷爲此發出募捐呼籲。

阿拉伯國家聯盟也將討論爲加沙重建設立一項價值20億美元基金的建議。沙特國王阿卜杜拉説,他的國家將出資10億美元。

與此同時,世界各界人士都希望加沙乃至整個中東地區能實現持久和平。埃及外交部18日説,埃及已分別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派別發出邀請,定於22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間接談判,商討落實埃及停火倡議的具體步驟。
  •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榮牧師發文悼念:約翰·麥克阿瑟安息主懷,享年86歲

    「如果你還不認識約翰·麥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識到他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多麼巨大的貢獻。他留給世界的是一個滿載講道與寫作的屬靈遺產。」印尼佈道家、STEMI國際事工創辦人唐崇榮牧師説。

  • 專訪華人護教學者駱德恩博士 為辯明真理尋索「不信的理由」

    華人護教學學者駱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書《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謹嚴的學術思維、深入淺出的文字,將多年來刨根究問的難題逐一解答。《基督日報〉訪談駱博士, 對他為何投身護教學、護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護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 約翰·派博:關於全球宣教與狹隘的民族主義

    「9·11」事件之後,這個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國人並非等同於基督徒。我們「首先不是美國人、加拿大人、英國人、俄羅斯人,或尼日利亞人。在每一個國家,我們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樓頂上,對所有民族主義傾曏者大喊:『在每個國家裡,我們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國,我也是一個異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