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女孩子在工厂里工作,她去见牧师说,我是这工厂唯一的基督徒,我每天所遭受的都是人对我的嘲笑,我没办法再做下去了。牧师问她,妳觉得光应该放在哪里?她很自然答说,光当然是放在黑暗的地方。牧师说,这就是为什么神把妳放在这工厂,妳可以把耶稣的光带到这工厂里。这女孩子第一次明白了,原来到这工厂工作,是上帝给她一个特别的机会,在黑暗里做见证。第二天她回到工厂,整个工作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她下定决心要把光带到当中。不久,她带了九个女孩相信耶稣、进入光明。保罗也是如此,当他越靠近耶路撒冷,他就越靠近黑暗,越靠近暴风圈,他的生命就越危险。他知道前往耶路撒冷是凶多吉少,因为那是一个仇恨他的地方,但是保罗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使徒行传第21-28章可以说是捆绑之章。从21章开始,保罗就以为主被囚的身份出现。在徒20:22-23,保罗跟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临别时,他说,"现在我往耶稣撒冷去,心里迫切,不知道在那里会遇到什么事。但是我知道圣灵在各城里面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但我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耶稣基督所领受的执事。"所以保罗清楚知道他这次前去是有捆锁等待他,不久,保罗真的成了被囚的人,直到使徒行传结束第28章,他仍然是被囚在监中。
在这段经文,我们看到勇往直前有三个重点。第一,勇往前行一定要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的话你也不知道你该勇敢的往哪个方向去,就像赛跑一样,如果没有看清楚终点线的话,很可能会跑错跑道,就算尽了全力,最后还是无法到达目标。第二,勇往直前一定会有拦阻,保罗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几乎在每一城停留时,都有门徒求他不要去耶路撒冷,有时,拦阻还是来自你很亲密的人。第三,勇往直前一定要有决心。如果没有决心的话,很可能走到一半就退后、走不下去了。
I.勇往直前:一定要有目标 (v.1-3,14-15)
21:1我们离别了众人、就开船一直行到哥士.第二天到了罗底、从那里到帕大喇。保罗往耶路撒冷的旅程,他经过了哥士、罗底、帕大喇;哥士和罗底都是希腊在爱琴海上很漂亮的岛屿。罗底,英文就是Rhodes Island,今天我们美国的Rhodes Inland(罗得岛),是从爱琴海这岛的名字借来的。帕大喇是小亚细亚的一港口。这里的每一站之间大概都是45-70英哩,他们都是白天开船、晚上靠岸,约是一天的水路行程。所以保罗从米利都到了哥士,是一天,哥士到罗底,再一天;罗底到帕大喇,又是一天的行程。在这段旅程,保罗乘的船很可能是小船,小船才需要每一天停岸,且离岸不远。
21:2遇见一只船、要往腓尼基去,腓尼基就是推罗所在之地。然后21:3,望见了居比路岛,英文是 Cyprus,就是今天的赛浦路斯国家,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就在那岛上传道。我们看一下这ppt地图,米利都出发,到了哥士、罗底岛,然后到了帕大喇,到这里就靠岸了。这几个地方都非常美,如果你到过爱琴海,西边是雅典、哥林多,都非常美。有人说保罗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因为他去过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却在他书信中只字未提。其实,我相信保罗的眼光根本不在美景、名胜、古迹,而在失丧的灵魂和基督的十字架。其实我也去过许多地方教课,不管是在罗马、Napoli、或巴黎,常常弟兄姐妹说要带我去观光,我真的是没有心情,我只有一个目标,好好把神的话语教导那边的传道人,还有那些能够教导别人的人,所以风景对我来说,好像没有看到一样。
再下来保罗从帕大喇经过居比路(赛浦路斯) 到了推罗,这段行程一定需要大船,因为小船是不可能non-stop行这400英哩。之后,保罗再南下到了多利买,就是今天的亚柯(Acco),再到该撒利亚。去过以色列的人,通常第一天郝牧师都会带你们去该撒利亚,该撒利亚是个非常漂亮的港口,有大水道,大概是一世纪建的。最后就到了耶路撒冷。
下张ppt,是世界杯美国队的守门员(goali) Tim Howard,是从NY Times照下来的,写说 He was everywhere!(每一个地方都有他)。这是张合成照片,他不可能同时在这里、又在那里。这是美国对德国那场比赛,当球到左边他就到左边,球到右边他就到右边,球在上面他就跳起来,球如果在地上 他就要趴下去, He was everywhere! 守门员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不让球踢进去,因为他有一个清楚的目标,他才能决定他要往哪一个地方动。
知道郝牧师现在在哪里?巴黎,有人说郝牧师“You are everywhere! ”(你每一个地方都去)。为什么?因为郝牧师有一个目标,就是失丧的灵魂和基督的十架,就像这守门员一样,清楚知道他的目标。同样的,保罗的目标很清楚,是到耶路撒冷。保罗上耶路撒冷有两个目的:第一,他从许多外邦人的教会(如:哥林多教会)收集了奉献,要带回耶路撒冷的母会,因为当时耶路撒冷遭遇大饥荒,所以他藉外邦人的奉献去帮助犹太人的母会。他身上带著这么多奉献,一定不放心交给别人去办,所以保罗一定要自己做。第二,保罗心中一直有个负担,就是让外邦人教会和犹太人教会能够合而为一。当然,外邦人的教会用金钱来帮助母会,也是为了感谢耶路撒冷的母会把福音带给他们,这是一个很美相交的团契!当犹太人出去,把福音带到外邦人当中,使他们得了福音的好处;现在,当耶路撒冷教会有困难,外邦教会就拿金钱去帮助他们,保罗让耶路撒冷的信徒知道外邦人的教会和他们是合而为一的。勇往直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楚地目标。
II.勇往直前:一定会有拦阻 (v.4-6,7,8-12)
21:3b说,"我们就在推罗上岸,因为船要在那里卸货。"保罗到了推罗,根据当时一般的规定,卸货和上货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就是七天。如果你出外,有机会在地中海的大码头停留,你一定会去观光,而且最好不要有基督徒来找你,你也不要去找基督徒。但保罗到了推罗,却是去找门徒。21:4a说"找著了门徒,就在那里住了七天。"保罗是特意、努力地去找门徒,找到了推罗的教会,就在那里住了七天,正是那条大船卸货和上货的时间。这是圣经中第一次提到保罗和推罗教会的弟兄姐妹有接触。
21:4b-6说"他们被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不要上耶路撒冷去。』过了这几天,我们就起身前行。他们众人同妻子儿女,送我们到城外,我们都跪在岸上祷告,彼此辞别。我们上了船,他们就回家去了。"因被圣灵感动,这些弟兄姐妹知道保罗这次去,很可能命都没有,所以对保罗说,不要到耶路撒冷去!他们的动机是好的、高尚的,他们的出发点是爱保罗。但是保罗的动机更高尚,因为保罗知道他去,是为要成就神的旨意,当神的旨意和人跟人之间的爱来比较时,神的旨意就更高尚。如果我们选择降服在人的感情之下,很多时候就无法成就神的旨意。21:14说"保罗既不听劝、我们便住了口、只说、愿主的旨意成就便了。""旨意"代表一定有个"君王",只有君王才会下圣旨,当你把任何人之间的感情和君王的圣旨比较时,保罗"愿主的旨意成就"的动机就更为崇高。所以推罗的弟兄姊妹最终还是顺从保罗,到岸边送他。
第五节,他们是全家大小一起去为保罗送行,还跪在岸上祷告彼此辞别,要知道,保罗跟他们原是素不相识的,才短短七天的相处,他们一家大小就去海边送行,才七天、他们就和保罗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关系。亲爱的弟兄姐妹,这种关系只在耶稣基督里,才有可能发生。短短的几天,你却觉得好像是一家人一样。一次郝牧师从特区教课回来,给我看一些他在那里事奉的照片。有一张照片,是临别时送郝牧师上车,那些弟兄姐妹围在那边,流著眼泪对郝牧师说,神没有忘记我们,差你到我们中间来,你还要再回来教导我们么?因为那边是很偏远的地方。这就是舍不得,其实郝牧师与他们相处才几天。两千年前发生在保罗身上的事,今天也发生在我们身上。这批推罗的弟兄姐妹和保罗已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虽然有拦阻,但也看到弟兄姐妹彼此团契,带给保罗继续往前行的动力。
上个月我去台湾高雄分院教课,一个女孩子来上课,她是音乐系毕业,钢琴弹得好、打鼓也打得好。我们上课的教会是在地下室,走下去大概二十个阶梯,她不小心踩空了一个阶梯,整个人摔下去,脚受伤了。下午上课的时候,我看到她很痛,她把脚翘起来放在一个椅子,坚持上完了第一天的课。下课后,我们为她祷告,她就去看医生,我猜想她第二天很可能不会来上课。她走的时候是用跳的,脚没有办法著地。但第二天我看到她来了,用拐杖,她的脚包了胖胖的许多层,还是坐在那里上课、抄笔记。第三天、第四天,直到密集课上完。最后一天,通常我的课都有要求学生讲道,我猜想,她会要我让她坐下来讲,但是她没有,她撑著拐杖上台讲道,我真是要替这位女孩拍拍手!今天,当我们勇往直前时都会遇到拦阻,大部分的人都会用很多理由就退后了,其实所有理由加起来,可以用一个字来说,就是"借口"。若你有决心、你坚持,神就在你前面开道路。不久,我收到这姊妹给我的邮件,她说:我现在可以在台上带敬拜了,还可以在台上跳!哈利路亚,她的恢复真是迅速、奇妙,神坚定为祂的名勇往直前的人!
之后,保罗从推罗到多利买,再到了该撒利亚,住在腓利的家里。7-11节说「我们从推罗行尽了水路,来到多利买,就问那里的弟兄安,和他们同住了一天。第二天,我们离开那里,来到该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他有四个女儿,都是处女,是说预言的。我们在那里多住了几天,有一个先知,名叫亚迦布,从犹太下来,到了我们这里,就拿保罗的腰带捆上自己的手脚,说:『圣灵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绑这腰带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里。』
这腓利不是门徒腓力,而是"传福音的腓利",他有一个很强的恩赐,就是传福音。他和保罗的关系非常特别,原来22年前当司提反被石头打死、为主殉道时,保罗(那时叫扫罗)也在身边,那时扫罗还是个少年人。扫罗不但喜悦司提反被打死,从那时起,他常常口吐威吓的话,四处逼迫基督徒。而腓利是七个执事之一(8节),是当时耶路撒冷教会选出七个领袖,被圣灵充满、又大有信心。当教会大受逼迫时,教会领袖一定是首先被逼迫的。相信当时腓利受了保罗的逼迫,就离开耶路撒冷,先去了撒玛利亚传福音,后来又传福音给北非的一个埃提阿伯太监,再帮他施洗。腓利很特别,他传福音不分国籍,也是第一个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人,甚至在保罗还没有向外邦人传福音之前,这个腓利真了不起!之后,腓利就去了该撒利亚,很可能该撒利亚的教会就是腓利建立的。当保罗到了该撒利亚,住在腓利的家,我想晚上他们聊天时,一定很有意思。22年前,保罗是拿著刀在追腓利的人,22年后,腓利在该撒利亚接待保罗,原来他成了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使徒。这样的情况,你会说:阿们!我的已故神学院院长于力工牧师,他常常说:哈利路亚,莫名奇妙!真是这样,22年前他们是敌人,22年后,因著耶稣基督的恩典,他们成了传福音的同工,那晚,他们定有美好的相交。
之后,亚迦布这先知来了,他做了一个象征性的动作,捆上自己的手脚,清楚地告诉保罗,他到耶路撒冷之后会面对的情况,第12节说"我们和那本地的人听见这话,都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苦劝"代表劝超过一次、不停的劝,这里说"我们",一定包括了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连路加,保罗这么亲密的同工,一直在他身边照顾他的,都劝保罗不要去,而且是流著泪劝保罗(13节"这样痛哭"),他们的劝真是发自内心、真是不愿意看到保罗受到危险。不但路加在劝保罗,还有"那本地的人",就是住在该撒利亚当地教会的弟兄姊妹,也在苦劝他,保罗继续碰到拦阻!
一个女孩叫Beth Anne DeGianties,她参加一个奥林匹克马拉松的选赛,要求是在两小时45分钟之内跑完26英哩385码。她刚开始跑时跑得又快、又好,但跑到两小时43分时,她摔了一跤,很严重,她躺在地上20秒起不来,旁边的观众鼓励她,喊著“Get up! Get up!”,这时已经2小时44分钟。她勉强爬起来走了几步又倒下去。还有五码,最后她是用手带脚的爬到终点,2小时44分57秒,还有3秒,她入选了!旁边所有的人都为她欢呼!的确,当我们勇往直前时,是会有拦阻,但我们一定要跨越,才会达到终点。
III.勇往直前:一定要有决心 (v. 13-14)
我们注意,先知亚迦布并没有叫保罗不要去耶路撒冷,他只是告诉他,他去了耶路撒冷必会发生的事,他会被捆绑而且交在外邦人的手中。保罗有没有听呢?12-13节说「我们和那本地的人听见这话,都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保罗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我相信当保罗看到连路加都在哭、在劝时,保罗的心一定碎了。这里的「心碎」在原文里不是真的心破碎,也没有痛苦的意思,而是:我看到你们这样子的痛哭,让我的心快要软化、几乎要屈服。保罗心中有很大的挣扎,一方面是这么多弟兄姊妹的爱在他身上,他知道,另一方面是耶稣基督在他身上的爱,在这两个冲击之下,保罗说:我快被压倒、快要屈服了,这就是他的「心碎」。
其实保罗的经历在我自己献身事主时也经历过,那时我已经决定要去读神学院,刚刚拿到电脑硕士,本是应该去工作,但神呼召了我。父母知道后,竟买了飞机票到美国,想拦阻我。那时在芝加哥,父母非常伤心的劝我,妳读了这么多书,为甚么要去作尼姑呢?因为他们弄不清楚基督教和佛教有甚么不一样,以为我要出家。他们认为:妳为甚么要去跟人家讨钱,明明妳可以赚很多钱,他们很爱我,担心我会受苦。当我看到他们伤心,我的心也碎了!在我姐夫开的大车里,我和父亲说(父亲从小是最疼我),我信主三年中,神怎样恩待我、保守我,我一面讲一面流泪,因为都是真的见证。父亲看著我说:孩子,你已经大了,你可以去做你喜欢做的事。那时,我的心马上就不碎了,因为我知道神已经诱F一个章,让我勇往直前,保罗的心碎我非常能体会。
当保罗勇往直前时,他说:"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没有人逼保罗去,他是心甘情愿的,就算是摆上他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中国人说的"视死如归"!今天若有这样的人,神就能在衪的国度里用他!旧约士师记是个非常黑暗的时代,但在那时代中有一个非常温馨的小故事,是关于一个婆婆和她的媳妇,就是路得记,可说是黑暗时代中的一盏光。当时路得的丈夫已经死了,婆婆的丈夫也死了,拿俄米这婆婆很好心,叫路得回去再嫁人。她的大媳妇就回去了,但是路得不肯回去,路得讲了一句跟保罗所说非常相似的话,得1:16-18"妳的国就是我的国,妳的神就是我的神,妳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的降罚于我。"何等伟大的宣告!妳的国就是我的神,妳的神就是我的神,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这就是保罗的决心:我为耶稣基督的名不但被捆绑,就是死也是愿意的,视死如归!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就不再劝她了。路得最后嫁给波阿斯,一位摩押女子,竟成了弥赛亚家谱里的一位。拿俄米呢?她说:有这媳妇比有七个儿子还好!当你有决心、有勇气,定意跟随神,至死忠心去做神要你做的事,上帝的恩典就丰富的与你同在。
决心的相反常常是顺服一半,顺服一半就等于不顺服。旧约中的扫罗王,当神吩咐他不要献祭,要等撒母耳来,他有没有听话?有,听了一半!他等了七天,见撒母耳迟迟未来,他就勉强献祭,最后,神不再用他。顺服一半,就等于没有顺服,今天神要我们用视死如归的决心来跟随衪。
第14节"保罗既不听劝,我们便住了口,只说:"愿主的旨意成就,"便了。"今天但愿在我们的身上,能够常常看见主的旨意成就。我五月回台湾教课,有机会在台北家中住几天,我想到我的一个大堂姊,听说得了老人痴呆症,造成家中很大的困扰,常常在她家门口会有消防队员或警车,因为她没事就会打电话去警局。我去看她,她就把我拉到一边说:我们家有很多坏人,妳一定要留在这里。她指的坏人都是她亲人和照顾她的人。我跟她说:妳不用怕坏人,妳只要信靠耶稣,耶稣胜过所有的坏人,妳要不要接受耶稣作妳的救主?她说:要。我就让她跟我祷告,要从心里真诚发出,她就跟我一句一句的祷告,圣经上说: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她跟我祷告:求主赦免我的罪,我愿意接受耶稣基督做我的救主,最后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不久,我回来美国,最近,我跟妈妈打电话,妈妈说:妳去看那大姐姐,她好多了,现在只要她情绪一不对,她旁边的人就跟她说赶快祷告,而且一祷告她就好!现在每主日,她的小孙女都会推轮椅带她去教会聚会。妈妈说:她现在凡事倚靠主,差不多那老人痴呆症已经好了。当我带她信主时,她的女儿、女婿一家都刚从新加坡来,他们虽不信主,但看到这奇妙的见证,都不得不承认神的伟大!哈利路亚!
勇往直前,第一,一定要有目标,第二,一定会有拦阻,第三,一定要有决心。只要我们勇往直前,神就会使用我们,神也会做奇妙的事在我们身上,但愿神兴起我们,让我们成为一个勇往直前的教会!
(注:本文章经信心圣经会同意, 转载自fbny.org, 请勿任意下载;题目略有改动,作者为信心圣经神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