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一部名为《耶稣在北京:基督教如何改变中国及全球力量平衡》(Jesus in Beijing: How Christianity Is Transforming China and Changing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的英文著作出版,该书的作者大卫‧艾克曼(David Aikman)是虔诚的基督徒,他同时也是资深记者、前《时代》周刊驻北京记者部主任、一位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
在书中,他藉著大量对中国教会以及社会的采访来介绍了基督教在中国发生的根源、当时迅速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未来远景,他还预测说,在今后30年内,中国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成为基督徒,由此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基督国家之一,而且还会彻底改变亚洲,如同很久以前一个基督教化的罗马帝国转化了西方一样。艾克曼的记述和观点在世界引起关注,也给中国人自己提供了一个新的看待中国教会的资料和视角。
自该书出版至今已经将近七年的时间,中国社会和教会的情况也有很多发展和变化。日前,《基督日报》记者访问了大卫‧艾克曼,请他谈一谈对于中国基督教现状、未来以及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的看法。
谈到自《耶稣在北京》出版以后这几年来,他是否有一些更新的关于中国基督教的信息。他表示,虽然有一些最新的信息,但在整体上知道的并不完整。他认为,自 2002年当时他在中国采访时到现在一个最重要的改变是"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中国城市里的专业的知识分子成为基督徒"。另外一个是在北京和其他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公开化的家庭教会。他评价说,这些改变是基督徒走入中国专业人士社会中的一个开始。"我的意思是现在每一位中国知识分子都知道基督教是什么。" 他说,虽然有的知识分子不接受基督教,但是关于基督教的知识和介绍是有非常多的,"所以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在书中,艾克曼谈到在艺术家、作家、知识分子等很多精英群体中不少人成为基督徒,甚至也包括一些高层官员。此次访问中,他也谈到他妻子有位朋友是在媒体工作的中国高层官员,最近他信主了并决定受洗,他不希望欺蒙他的上级,所以坦白告诉他的上级,得到的回复是他们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他的个人的信仰和政治方面不冲突。艾克曼说,他希望将来中国的官方可以把政治和宗教信仰分开。
"将来中国的官方可以说:『好,让我们停止试图去控制基督徒,让我们有一个普通的法律的程序。看这个宗教组织是顺服法律、还是不顺服法律,然后我们会给他们自由。』我希望将来是这样的情况。"他说。
本报记者亦问到他对于中国基督教未来的看法。他回答说:"我认为中国基督教的未来在很多方面来说会回答世界基督教未来的很多问题,因为我认为中国将会成为一个基督教的国家。这并非意味著中国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基督徒,而是文化影响的主流将会是基督徒。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我认为中国基督徒有很多可以教给我们这些在西方的基督徒们,特别是教给美国的基督徒如何应对富足、腐败、后基督教怀疑主义(Post-Christian skepticism)等话题。我想我们(西方基督徒)有很多可以学习的。"
"非正式的估计来说,我想中国知识分子在道德水平上比很多美国基督徒的知识分子高得多。虽然不能说是全部,但是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是这样,我想他们有很多可以给我们展示的。我想我们应当从他们那里学习。这是很奇妙的,我常常对美国的世俗主义者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失掉无神论的同时,西方的知识分子或者说美国的知识分子正在以同样的速度失去基督教。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转化,我的意思是说,(美国)这个国家的基督徒变得越来越少,而中国的基督徒却变得越来越多。"
身处迅速发展的中国基督教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又当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艾克曼告诉《基督日报》说,他认为是社会的巨大变化、比如经济的腐化、社会在赚钱方面急近利、不诚信的风气等,会给基督徒带来很多试探。另外,道德腐化带来的挑战也很严峻,比如在性道德等类似的话题上。因为经济和道德的腐化,"我想(中国的)基督徒要面临大的试探,中国的基督教教会必须想出办法来加强道德勇气、坚固普通的信徒们抵御这些试探。"
《耶稣在北京》中,艾克曼凭借他20余年的记者经历,在实地访问基础上推出的《耶稣在北京》一书,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前美国驻华大使李杰明(James Lilley)认为"艾克曼的这本书,对基督教在中国发生的根源、发展远景的展望,具有相当有信服力"。 书中,艾克曼认为,虽然所处的环境并不好,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仍非常之惊人:目前已有7千万新教徒,1,200百万天主教徒,他写到,中国的基督徒非常广泛,上海的学者,温州的商人,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都很有可能是基督徒。
艾克曼认为基督教之所以能在中国,尤其是精英阶层中,取得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在西方接受基督教的中国留学人员归国后对其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二是中国许多开明知识分子认为,西方文明之所以不会陷入衰亡或兴衰轮回,是因能不断修正自身,长期在全球占据优势地位,这与它的伦理和信仰有关﹔三是基督教艺术能为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虚无主义提供出路,这对中国艺术家也非常有吸引力。不过,也有一些中国的基督徒和牧者评论说,艾克曼由于自己独特的美国背景,他对中国基督教的看法比较政治化和美国本位。
-
韩国年轻世代对婚姻生育话题感负面 感"幸福"仅9.3%
在本周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韩国年轻一代越来越将"婚姻"和"生育"与"恐惧"、"焦虑"等挂钩,只有9.3%表达幸福。
-
别迷信"同居"能测试关系!研究证实离婚率更高
近年来,婚前同居逐渐成为不少社会上的普遍现象,许多人认为这是测试双方是否适合婚姻的"必要阶段"。然而,美国"家庭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 IFS)一项研究可能会冲击对许多人对同居的美好想像。
-
调查﹕只有11%美国人相信"三位一体"教义
一项最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美国基督徒拒绝接受基督教最基本的"三位一体"的教义,引发美国人正逐渐脱离"上帝的真理与生命法则"的影响的担忧。
-
缅甸地震 敞开的门、施达基金发布紧急代祷消息
缅甸上周五(28日)中午接连发生两次强震,首轮为黎克特制7.7级,震央位于缅甸西北实皆省首府实皆市附近,地震波及邻近多国。在缅甸至少1600人死亡,预期遇难人数将增加,多处建筑与桥梁坍塌,多间国际人道组织呼吁为受地震影响的民众祈祷。
-
香港Island ECC购入著名旧戏院 改造为开放式社区教会
位于北角英皇道423号的新光戏院,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色,长期被视为北角的一个地标。如今,这座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将重新被赋予生命——国际教会Island ECC宣布将其作为永久场地,启动名为"BoldFaith"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