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更「情繫中國育幼苗」籌款晚宴圓滿舉行

800多位弟兄姐妹到場支持 奉獻統計超10萬美金
【本報專訊】經過六個多月的準備,美國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簡稱「美國文更」)一年一度的「情繫中國育幼苗」籌款晚宴分別於9月5日與9月7日晚在加州矽谷與洛杉磯圓滿舉行,先後共有800多位教牧同工、弟兄姐妹前來出席並支持,奉獻據統計達到10多萬美元。

矽谷一場的活動開始耳目一新,主辦方安排粵曲演唱環節,一首《血脈情》「願我同胞得拯救,億計靈魂獲得我主救贖…全憑藉那福音解罪因,血脈情,懷內騰,速速救人救心救民族…」唱出了希望同胞認識福音的心聲。

接著,文更的同工們不僅帶來了關於事工累累果實的報告,同時帶來了中國大陸貧困學子渴望愛與關懷的殷殷呼聲,特別是更創辦人之一、現任文更中心院長的梁燕城博士一番發言發自真心肺腑,令在場人士深為動容,更加體會到支持中國大陸貧困學子的深遠含義,因為它不僅能夠幫助改變貧困的命運,更能夠讓他們體會到真愛與關懷,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學會去愛社會與他人。

梁燕城博士此次專程從加拿大趕來擔任講員。一開始他即分享了一個令他感動於心的記憶:此次汶川大地震後,當他們抵達現場救災時,他看到在現場有個拼命救助傷員的護士,而原來這名護士就是他們曾經資助的一個醫學生。幾年前,這個女孩非常想讀書,但是家裡很難負擔,多次勸他退學。因為她學習成績優秀,所以他的高中老師不忍他退學,於是從每個月只有700元的微薄薪水中拿出錢來支持她讀書。後來,她很幸運的考上了一所優秀的醫科大學,可是因為不菲的學費差點放棄。就在這時,梁博士知道了她的故事,非常感動於是説「千萬不要讓孩子退學我來支持他」。後來,有個中醫知道了這個事情,説「梁博士,我是醫生,比你有些錢,我來支持他」,後來一個西醫得知了此事,説「我是西醫,更容易賺錢,我來支持她」。

最後,雖然梁博士等文更的同工沒有跟這個女孩講過福音,但是這個女孩卻主動説想成為基督徒。她説:「因為看到你們所做的,看到你們的愛心,知道這個信仰是好的,我願意相信。」而後來,在汶川大地震後,梁博士看到正在醫院實習的這個女孩全心全力去救助傷者,令他非常感動:因為看到我們流出的愛已經成為她生命的動力,當我們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時,他們也一樣學會了去愛其他人。

梁博士談起作為一位華人,他每次想起中國屈辱的近代史時總是感到無限的悲哀,「但是我們能為中國做什麼」。

「我們在香港長大的人,在我心中最大的願望是有一天能夠為這個受傷的民族做些事情,中國受傷受了100年,我們要去醫治她。後來我們到了外國,過最好的生活,明白我們對中國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評,這不能對中國做任何事情。我們應該以一個仁愛的心去付出,對歷史上犯的錯誤應該以寬恕的心面對。1993年我突然明白要救國,不能只是罵中國,而是自己走進中國,和他們共度最艱苦的時刻。於是我有感動,就創辦了文更。救中國先要救她的靈魂,救她的文化,救她的心靈。在中國發展過程中,我們要把仁愛、道德和良知帶回這民族當中。」

「我們開始時先與大學交流,接著是民間,我們研究農民與城市民工的困難,所以又開始籌款去支持貧困孩子讀書,讓這些孩子有希望,去建立自己的前途。於是我們跑到深山和貧苦人當中,我們走到城市民工當中,告訴他們:我們是從遠方來的人,我們愛你們,我們的愛是無條件的,不需要你們的回報,如果你們要回報的話, 那麼回報你的國家、你的人民、你的家庭。學會愛其他人,這正是對我們的回報。

看到所幫助的貧困學子一步步長大,並懂得去愛他人,梁博士非常喜樂。「他們立志做人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官要做一個不腐敗的官,做企業家要做一個有良知的企業家。他們決定與眾不同,好好做個人。這個就是文更的理念,把仁愛種在中華民族之中,我們做的很微小,我們只是幫助了幾千個學生,但我們為中國培養了幾千個有良知有道德的人。」

「我很高興,現在有大批弟兄姐妹開始和我們一起去為他們犧牲、去用愛心幫助中國。我們在中國這個發展最重要的時刻參與了,我們參與了偉大的歷史。過去我是無限的悲哀,今天我是無限的喜樂,因為有一個燃燒的愛在我心中,而且真的看到事工有果效。每次想起還有很多貧困的人等待我們幫助,我們還是很悲痛,但是想起果實也有歡樂。希望與大家分享這悲痛,也分享這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