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 马扎比锡克教徒 Mazhabi Sikh

宣教日引 9月30日

耶稣降生时,他诞生在一个被上层社会所忽视的穷人家中。耶稣的父母没有钱,向圣殿奉献的祭牲也是最微少的。 与印度社会中的其他族群相比,马扎比锡克教徒是"低贱者中的最低贱者",属于不可接触的贱民种姓。马扎比人不能其他族群居住在一起,不能与其他族群共同接受教育,也不能参加某些宗教活动。马扎比人的职业是印度各地的清道夫。印度政府将马扎比人列为"优待种姓",让他们有优先选择职业的特权。尽管如此,在旁遮普邦的农村地区,马扎比人依然贫穷,文盲率很高。 但是另一方面,维基百科介绍说,在英国统治南亚期间,马扎比人在战争中表现的非常勇敢,他们会竭尽全力去完成长官分配给他们的任务。 锡克教教义强调人人平等,不允许根据种姓、信仰和性别而歧视其他人。这大概是马扎比人在多年前放弃印度教,接受锡克教的原因。

祷告:
主啊,你说,穷人要有福音听,你的爱要把马紥比人在人赋予他们的重轭下释放出来,因为他们属于你,在永恒的国度中,他们属于天国子民,不是不可接触的族群,因为你伸手招呼他们。愿主的怜悯从高天临到他们。我们如此感谢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默想:
属灵自杀 2--与基督同死 sunapothnesko (四) 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活。〈提后2:11〉 我只死一次,没有人会一次两次地进入坟墓。我与神其余的经历,就是把我在这世界的死运作出来。日复一日的挣扎与胜利,只是把我那一次的死,延伸到我活的生活中每一部份的过程而已。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开始,死亡是开启一个改头换面的过程,那过程持续到永远。 我们大部份人都把它弄颠倒了,认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点。我们需要把想法倒转过来,死亡是开始。其实这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对与罪的每个属灵挣扎都是真的。死是出路,死是答案,生不是答案。我越挣扎著要活著,就越不能成。答案不是努力活著,而是去死,就是每天重复我与我的主一同进入坟墓的那最重要一天的行为。如果我死,就会活过来,这是很好的座右铭。去试试就会明白。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卫王朝》和《拣选》跻身亚马逊Prime十大热播榜单

    《圣经》题材史诗级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与《拣选》(The Chosen)双双登上美国亚马逊Prime平台十大热播榜单。"任何电影或影视作品都无法,也不应该取代福音或圣经。然而,如果它们能激发那些从未读过《圣经》或不认识神的人对信仰的兴趣,那么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 穹苍旅居9个月 基督徒宇航员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国太空总署(NASA)太空人威尔莫尔(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滞留太空9个月后终成功回家。他们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尔莫尔接受基督教媒体问及感想时,引《圣经》希伯来书说:"有些事情在我们看来并不那么美好,但对那些信祂的人,这一切最终都会是更美的事。"

  • Intel前执行长季辛格宣布带领Gloo 打造符合信仰价值AI科技

    美国技术平台业者Gloo近日宣布,任命其执行董事季辛格(Pat Gelsinger)协助团队开发人工智能(AI)工具。季辛格是基督徒,过去一直是董事会成员,十年来大力投资Gloo,近日成为执行董事。他宣布将致力于将AI引向正面发展的方向,服侍教会。

  • 美著名牧师:迪士尼《白雪公主》背离经典版爱与救赎讯息

    美国著名丰收教会(Harvest)创办人劳格理牧师(Greg Laurie),近日评论迪士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重拍电影,指其背离了原版原有的福音主题,被自强与女性自主理念所取代。他认为这样的改编失去了原故事中触动人心的爱与救赎讯息是票房失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