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牛津大学联同波士顿大学、挪威阿格德大学研发出人工智能系统,结合电脑建模及认知心理学,有效了解暴力产生的由来,究竟是人类天生暴力,还是宗教因素导致仇外,以便政府预防或将社会暴力减至最低。
人工智能运算人管控暴力程度
该项研究发表于学术期刊“The Journal for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timulation”,研究人员以历史上数场暴力冲突为背景,例如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在北爱尔兰跨越三十年造成3,500人死亡47,000人受伤的暴力(Northern Ireland Troubles);2002年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系列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教派对抗,暴力事件持续两个多月超过2千人死亡;2005年"七七爆炸案"的伦敦恐怖袭击;2013年伊斯兰国发动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
研究结果发现,人类本质是倾向和平的,但当其持有的信念被否定或受冲击时,便会支持使用暴力。
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认知与进化人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Cognitive &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博士研究生贾斯汀(Justin Lane)表示,"研究团队使用人工智能来创建人的心理模型,模仿人类如何思考,特别是我们如何识别群体?为什么有人会认定自己是基督徒,犹太人或穆斯林等,还有个人信仰如何与群体的信念一致?"
他继续指,然后再将历史文献、人类思维与电脑程式进行比较,通过观察人类如何根据个人经历处理资讯,结合人工智能模仿人的思考,例如人类面对有别于自己的信仰时,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反应,包括过度积极、积极、中立、消极,从而了解人类随著时间的推移,暴力将会升级还是降级,以及管控暴力的能力。
人类好和平 暴力由宗教狂热分子诱发
贾斯汀表示,这能有效运算社会发生危害的度数,以及预测人类生活在不同信仰的环境下面对的压力、出现的焦虑。研究亦发现,因人类焦虑而导致的暴力只占20%,因此,贾斯汀认为,"暴力的产生是由外在而来,例如宗教狂热分子为针对另一个信仰群体,鼓动其信众或者已经脱离其信仰的人,来发动暴力。"
同样地,该人工智能的程式亦套用于日常生活上的人际关系。当人处于一个有别自己信念的群体,因核心信仰或价值观长期相违,信仰体系受到挑战或者他们认为自己对信仰的承诺受到质疑时,仇外的紧张就会升级产生骚动。
贾斯汀相信,该项的研究有别于传统利用人工智能学习方法来理解宗教暴力,而是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更从学习中,针对少数群体在社会因信仰偏见引发出来的道德问题。因此,该篇论文的发表,是标志著人工智能第一次被用来解决人类道德的问题。
他解释,"使用人工智能来研究宗教或文化,我们必须考虑人类心理学的建模,因为我们的心理学是宗教和文化的基础,所以宗教暴力等事物是源于我们的思想如何处理这个世界呈现出来的信息。"
贾斯汀表示,使用该人工智能模型能将冲突减至最小化,该项研究可以成为支持社会稳定和社区融合的积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