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120年历史中国最早的幼稚园怀德幼稚园将于12月21至22日举行一百二十周年庆典,创办者传教士师母韦爱莉,以基督大爱引入西方人本为主的教学,为中国早期幼儿教育奠下基碍,其后基督教教育家白励志牧师进一步以基督教教育栽培当代中国儿童。
中国早期幼稚园开宗教教育课
座落于中国厦门鼓浪屿、有著"中华第一园"美誉的中国最早幼儿园怀德幼稚园(现名为厦门日光幼稚园)于1898年2月(清光绪24年)由韦爱莉随同丈夫英国基督教长老公会牧师韦玉振(George M. Wales)到鼓浪屿传教时创立。该幼稚园相比晚清贵族所建的皇室幼稚园还早约5年时间。
韦爱莉1898年随丈夫到达鼓浪屿传教,有见教育对中国人尤其幼儿重要,召聚一群中国基督徒的子女约4至6人,在厦门鼓浪屿鼓新路35号牧师楼开办家庭式的幼儿班,名为"怜儿班",同年改称幼稚园,是为怀德幼稚园前身。
由于需要入学的幼儿人数增加,英国长老会接办学校,1911年命名为怀德幼稚园,渐具雏型的幼稚园遂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幼稚园。
据幼稚园提供资料档案,学童在校有唱歌,接受宗教教育、圣经故事、列队训练、早操活动、手工游戏、习写罗马数字、自然科学、数学、语言、文学、绘画、手工、游戏等,教材教具大部分由英国运来。
韦爱莉其后又在住园兴建小屋开办怀德幼稚院师范班,除培养本园教师之外亦为福建提供幼儿教师人才,合格者获颁给修业证书并留作本园教师,在校师范生同时兼任教师,开创福建幼儿师范教育史先河。
主日学培育儿童基督信仰
资料档案亦显示,1945年抗战胜利后,英国长老会差派白励志牧师(Daisy Pearce)接管该幼稚园,并致力编写主日学、儿童诗歌、圣经故事及精美经文卡,作为教学工具培育幼儿基督信仰。白励志牧师最为人传颂是"主日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主日学生是未来教会的栋梁"。
二十世纪初著名医学科学家林巧稚、园艺学家李来荣、美籍华裔音乐家殷承宗,以及中央乐团旅美钢琴家许斐平等,童年亦在该校接受培育及度过。
怀德幼稚园1951年改名为厦门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稚园;1957年改名为厦门日光幼稚园。全园现有9班,幼儿298名,教职人员41人,1990年、1993年该园被评为福建省先进幼儿园;1993年被评为"福建省标准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