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摸不定的未來——人機融合程度比你想象的更快

171020.
171020

IBM大發明家約翰·麥克納馬拉(John McNamara)預言在未來20年內人機融合程度將會更深,能透過注射人體內的「智能納米機械人」去修復和增強肌肉、細胞和骨骼的功能,甚至幫助我們向其他機器發送信號。

約翰·麥克納馬拉已將這份預見性報告交給了英國國會人工智能委員會。他相信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出現微小到能載入人體的裝置,這些極微裝置允許人們通過簡單的思想或姿勢來操作日常生活的事務,比如家居事務。

「我們看到技術的創新——將科技與生物融合一起,並能直接提高人類的認知能力。」麥克納馬拉説,「採用這個技術,把裝置鑲嵌入我們體內和周圍的事物,我們就可以利用我們的思想和手勢去控制環境。」

麥克納馬拉預測,在這個人機融合技術實現之前,在未來十年內,我們首先看到的將是服務業和零售業會發生巨大的轉變。人工智能系統能透過社交媒體或顧客數據庫的資料瞭解顧客的個人習慣、喜好風格和個性特點,並根據這些資料為用户度身定做提供最貼身的服務。

麥克納馬拉給委員會的《應用的廣泛性報告》中指出人工智能發展全球討論會已進行了幾十年。隨著每一項新科學的進程,人工智能日益與我們的生活交織在一起:「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回答問題、提供建議……不論是在互聯網上的搜索引擎,GPS全球定位系統還是防毒軟件、惡意軟件的規避,甚至醫療器械等等。對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取決於對之信任和熟悉的程度。無人駕駛車和其他吸引人注意的運用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幾十年來,人們儲存了大量數據信息:我們已經將世界文學的歷史和醫學期刊數碼化;我們追蹤和存儲車輛、火車、飛機和移動電話的移動情況;我們透過社交媒體知道數以億計的人們現實的情緒。

但與此同時,人們也收到關注公民自由和專門監察私隱權益的組織所發出的警告:「人工智能已經無處不在,為人們做出重要的決定。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人工智能的來臨,更不知道什麼是人工智能,也不懂它是如何運作。很顯然,這種情況要首先得到改變。」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衞王朝》和《揀選》躋身亞馬遜Prime十大熱播榜單

    《聖經》題材史詩級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與《揀選》(The Chosen)雙雙登上美國亞馬遜Prime平台十大熱播榜單。「任何電影或影視作品都無法,也不應該取代福音或聖經。然而,如果它們能激發那些從未讀過《聖經》或不認識神的人對信仰的興趣,那麼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 穹蒼旅居9個月 基督徒宇航員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滯留太空9個月後終成功回家。他們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爾莫爾接受基督教媒體問及感想時,引《聖經》希伯來書説:「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並不那麼美好,但對那些信祂的人,這一切最終都會是更美的事。」

  • Intel前執行長季辛格宣佈帶領Gloo 打造符合信仰價值AI科技

    美國技術平台業者Gloo近日宣佈,任命其執行董事季辛格(Pat Gelsinger)協助團隊開發人工智能(AI)工具。季辛格是基督徒,過去一直是董事會成員,十年來大力投資Gloo,近日成為執行董事。他宣佈將致力於將AI引向正面發展的方向,服侍教會。

  • 美著名牧師:迪士尼《白雪公主》背離經典版愛與救贖訊息

    美國著名豐收教會(Harvest)創辦人勞格理牧師(Greg Laurie),近日評論迪士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重拍電影,指其背離了原版原有的福音主題,被自強與女性自主理念所取代。他認為這樣的改編失去了原故事中觸動人心的愛與救贖訊息是票房失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