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自殺危機:各區機構建立校外支援網絡深夜出擊

學童自殺危機:各區機構建立校外支援網絡深夜出擊
學童自殺危機:各區機構建立校外支援網絡深夜出擊

香港學童壓力主要來自學業和家庭,24.4%學生受精神疾病困擾,註冊教育心理學家餘古少賢在一講座指出,教育局推出「4R精神健康約章」計劃、各區機構並展開校外支援網絡深夜出擊提供緊急支援。

出現「微笑抑鬱」症狀

餘古少賢指出,學童壓力主要來自學業成績和家庭,例如被父母責罵,立法會秘書處資料顯示學童自殺個案10年之間上升32 宗。根據2023年學生精神健康調查,香港有6.9%的學生曾經出現自殺行為,24.4%的學生則受到各類精神疾病的困擾。在此情況下,政府於去年12月推出了基於學校的「三層應急機制」,旨在識別和支援高風險的學生。由於當前情況緊急,校長被授權可直接轉介有自殺傾向的學生進行精神科治療。

更令人擔憂的是,根據本港智庫組織Edge Development Centre的研究,情緒病患者出現「微笑抑鬱」症狀,表面微笑卻心中淚流,因此需更加深入瞭解青少年自殺的根源。

調查發現,被欺凌的問題是青少年自殺的重要因素之一。現時香港學生被欺凌的比例達32.3%,在全球排名第九。社會各界對學生自殺問題表示關注,並展開多方面的支援行動。

4R精神健康約章:紓解學童情緒

為進一步應對此議題,香港幼兒及教育服務聯會召開反欺凌高峯論壇,特別關注來自內地的學童。部分學童在來到香港就讀後,才被校方識別為特殊教育需要(SEN)兒童,在校內遭受欺凌。為改善這一情況,教育局也推出了「4R精神健康約章」計劃,目前全港約450間中小學已簽署參加,但參與學校仍不足四分之一。

該約章包含四大要素:「休息」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人際關係」加強同學、師生以及家長之間的聯繫;「放鬆」教導學生如何即時放鬆和管理情緒;「抗逆力」則旨在培養學生適應生活中的壓力與挫折。參加計劃的學校設置了「hea房」,內有沙包和舒適的環境,以協助情緒暴烈或有攻擊性的學生進行情緒紓解。同時,透過特製桌遊,例如巴士路線圖,訓練自閉症學生的應變能力。

校外支援網絡深夜出擊

此外,香港路德會也舉辦了「師生同舟,心靈相伴」的教育事工促進會,針對SEN學生的精神健康需求提供專業培訓講座。各區機構如聖雅各福羣會、香港明愛、小童羣益會、香港青年協會等均已展開校外支援網絡,並在凌晨時分提供緊急支援和自殺風險評估服務。

教育局推出「三層支援模式」

餘古少賢指出,自殺並不一定由精神疾病引起,但香港數據顯示,部分自殺案例中藴含精神疾病元素。自殺在學校中似乎呈現「傳染病」特徵,可能帶動其他學生的負面情緒,因此識別抑鬱與情緒低落的區別至關重要。抑鬱是一種持續性的情緒障礙,專家建議灌輸正面思想,如每日感恩三件事情,以鼓勵學生尋求幫助。

在這種背景下,教育局推出的「三層支援模式」也顯得尤為重要。第一層專注於識別脆弱學生,通過質素提升的課堂及輔導計劃,協助短期困難的學生;第二層則為持續學習或適應困難的學生提供小組輔導;第三層將針對那些面臨嚴重學習適應困難的學生,提供深入專業評估及加強個別支援。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此外,中國有云:「心病還需心藥醫」。許多專家和教育工作者認為,聖經中對人心靈的滋潤具有積極作用。

餘古少賢引用箴言17章22節:「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提醒學生靈修,藉著神的話尋回希望與喜樂。馬太福音6章34節也在告訴人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特別適用於抑鬱患者。

興學證基協會11月16日舉辦基督教教育論壇(三十),探討預防學童自我傷害及自殺的策略和願景,講員:餘古少賢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