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教會對社運態度 同福堂40位導師組長集體請辭

播道會同福堂40少年導師組長請辭 斥牧者藉政教分離要求噤聲
播道會同福堂40少年導師組長請辭 斥牧者藉政教分離要求噤聲

播道會同福堂40少年導師組長發聲明集體請辭,不滿教牧長執處理社會爭議事件有偏頗對受傷者欠奉「一杯涼水」令人失望,並指聯署不希望帶來分裂將繼續留在教會。

聯署以「致同福堂主任牧師的聲明」為題於6月24日發出,聯署者為一羣同福堂少年部導師組長共40人,對教會過去一年面對社會爭議時的態度和處理手法感失望決定集體請辭,並稱透過行動希望達到三個目的:一,向同福堂的教牧長執清楚表明想法和立場;二,以身作則向社會和教會發聲;三,勉勵其他因參與社會運動而被打壓的主內肢體。

聲明提及自去年6月因「逃犯條例」的爭議演變成香港自回歸以來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超過9千人被捕學生佔3千多人,教會作為上帝在地上的代表有責任將光明帶進黑暗,惟面對政府濫權、警察濫暴,同福堂的領袖沒有為社會運動中受傷的鄰舍奉上「一杯涼水」,取態竟與濫權者和特區政府官式謊話大同小異,多番迴避社會和教會裡面的矛盾。

發起人在文中斥,教會領袖甚至公開反對信徒參與和平示威、打壓網上聯署活動,暗地阻止牧者和信徒領袖在不同渠道表達政見和就社會上的不公義發聲。尤有甚者竟以「不對任何政治立場表態」作為教會的「命定」。所謂「政教分離」並不是教會可以在亂世中隔岸觀火、獨善其身的藉口,本意乃警惕教會不應對政權盲從附和,更要在彎曲悖謬的世代中,以堅守原則、立場為己任。

另方面,請辭聲明重申四點:一,辭任事奉並不代表要離開教會;二,總辭表態並非為了分裂教會;對少年部受影響的弟兄姊妹深感抱歉,行動盼為下一代樹立榜樣,鼓勵大家「做該做的事」勇敢活出真理;四,雖失望但未絕望仍感激同福堂牧者付出的牧養,盼教會盡力捍衞不同派別表達意見的權利。

截至今日下參與網上聯署者有2,437人。

播道會同福堂主任牧師謝又生翌日在教會網頁發表「牧者的話」稱,收到少年部組長及義務導師的請辭信,心感傷痛將在短時間內約見他們傾談。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

  • 歐凱莉(1933–2025):教我如何研讀聖經的姊妹

    我很蒙福,從小每週都去教會。我幾乎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知道挪亞、摩西、彼得、保羅這些名字的。聖經對我來説一直都不陌生。但如果你問我:「是誰教會你如何查考聖經的?」我毫不猶豫地會回答:歐凱莉(Kay Arth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