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聖公會信徒通宵靜坐 表達對鄺、管言論不滿
一羣香港聖公會信徒在上週六在香港中環聖約翰座堂對出草地掛起「我要真普選」、「寧叫高牆教會尷尬,莫使公義基督蒙羞」的標語,並進行24小時的靜坐行動。
-
暢銷書《疾風烈火》作者辛傑米:生命第一個呼召是與耶穌同在
《疾風烈火》作者辛傑米牧師12-14日受邀在香港擔任一場名為「滿有能力」特會的主要講員,在三天的講道中,辛牧師強調基督徒服事再忙,也不能忘記神的首要呼召。
-
建道陳智衡:大時代下教會如何牧養社運新世代信徒?
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智衡博士就此發表了一篇文章,探析在「本土意識」高漲的社會環境下教會如何轉「危」為「機」。
-
印尼雅加達產生首任基督徒華人省長 伊斯蘭團體抗議
印尼總統佐科威19日下午在國家宮正式宣佈委任前代理省長鍾萬學(Basuki Tjahaja Purnama)為首都雅加達省長,也是雅加達史上首位華人首長,但因為他的「雙重少數」的民族及宗教背景,導致國內伊斯蘭團體的激烈抗議。
-
研究:美國人普遍「面對面」分享信仰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40%受訪的美國成人表示曾在現實生活與別人分享信仰,遠高於20%曾在社交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上分享自己的信仰看法,這顯示民眾仍然普遍以「面對面」的方式直接表達自己信仰。
-
葛福臨牧師談加州火災:災難提醒我們是否準備好見主?
知名佈道家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在談及加州大火時,強調災難提醒人們反思生命的永恆意義。他呼籲人們認識主耶穌基督,通過承認罪過、接受祂的寬恕,憑信心迎接永生,無論生活中遇到什麼風暴,都能坦然站在神面前。
-
特朗普宣佈成立宗教自由委員會,誓言打擊反基督教偏見
在華盛頓希爾頓酒店舉行的第73屆全國祈禱早餐會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佈將成立一個新的宗教自由委員會,致力於打擊聯邦政府中的「反基督教偏見」。
-
洛杉磯大火觸發的思考: 聖經中的五次降火事件
翟大衞牧師在加拿大温哥華地區多間教會分享、講道。他喜歡從《聖經》和信仰的角度出發看待新聞和社會事件。針對近日的洛杉磯大火,他詳述了聖經中提到過的五次降火事件,認為這些事件都展現了神對罪惡的審判和對信徒的警戒。
-
2025全球差傳數據出爐:亞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資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近日發佈《2025全球差傳數據》。針對全球差傳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四項觀察,發現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區,而教會用於差傳的奉獻亦不足一成。
-
美福音派收養機構繼續關注中國收養問題
自2024年8月中國終止跨國收養項目以來,近300個美國家庭陷入困境。美國福音派收養機構「生命線兒童服務機構」(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會繼續向特朗普政府尋求解決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後幾個月對此問題沒有任何更新),期待其通過外交渠道對這一問題提供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