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討會:歸主模式突破單一化 靈性需要促使人歸主
基督徒宗教心理學學會5月舉辦歸主模式研討會,總幹事陳天祥博士指出教會趨於複雜,以前歸主模式單一化,並且分析不同的心理學模型,他相信人內心靈性需要促使人歸主。
-
明光社「保護孩童」計劃 籲家長教育孩子認識家居安全
兒童家居安全一直備受關注,明光社推出「幸福孩童:保護孩童身心靈計劃」,透過公眾教育短片,提醒家長指導孩子學習生活自理,注意讓家中環境安全,避免意外發生。
-
1700至1800年歷史基督教手稿六月拍賣
一份具有1700至1800年歷史的基督教手稿《克羅斯比-舒延手抄本》,將於6月在倫敦佳士得(Christie’s)拍賣。這份手抄本包含〈彼得前書〉、〈約拿書〉、復活節講道全文,以及〈馬加比二書〉部分內容,估計售價為260至380萬美元。
-
垃圾變資源 張麗萍:不支持極端環保 大自然動態平衡
垃圾徵費原定8月1日實施,政府近日宣佈暫緩政策。前長春社總監張麗萍早前在講座提出大自然處於動態平衡,垃圾可以變回資源,並且倡導環保4R:Reduce、Reuse、Recycle、Replace。
-
「關愛家傭主日」:基督教協進會籲不僅侷限屬靈層面
基督教協進會推動的「關愛家傭主日」,今年於5月26日舉行,主題為「Together We Love」,選用經文《羅馬書》12章3至8節,強調服事一個人不只是應對他的屬靈需要。
-
葛福臨牧師談加州火災:災難提醒我們是否準備好見主?
知名佈道家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在談及加州大火時,強調災難提醒人們反思生命的永恆意義。他呼籲人們認識主耶穌基督,通過承認罪過、接受祂的寬恕,憑信心迎接永生,無論生活中遇到什麼風暴,都能坦然站在神面前。
-
特朗普宣佈成立宗教自由委員會,誓言打擊反基督教偏見
在華盛頓希爾頓酒店舉行的第73屆全國祈禱早餐會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佈將成立一個新的宗教自由委員會,致力於打擊聯邦政府中的「反基督教偏見」。
-
洛杉磯大火觸發的思考: 聖經中的五次降火事件
翟大衞牧師在加拿大温哥華地區多間教會分享、講道。他喜歡從《聖經》和信仰的角度出發看待新聞和社會事件。針對近日的洛杉磯大火,他詳述了聖經中提到過的五次降火事件,認為這些事件都展現了神對罪惡的審判和對信徒的警戒。
-
2025全球差傳數據出爐:亞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資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近日發佈《2025全球差傳數據》。針對全球差傳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四項觀察,發現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區,而教會用於差傳的奉獻亦不足一成。
-
美福音派收養機構繼續關注中國收養問題
自2024年8月中國終止跨國收養項目以來,近300個美國家庭陷入困境。美國福音派收養機構「生命線兒童服務機構」(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會繼續向特朗普政府尋求解決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後幾個月對此問題沒有任何更新),期待其通過外交渠道對這一問題提供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