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5日为马丁路德金日。为纪念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美国于1983年开始在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前在白宫签署公告,将1月15日定为美国联邦法定假期。
马丁路德金成长在一个美洲非裔被政制压迫的黑人社会,从小意识到基督徒需要面对公义及公共利益。他生于基督教家庭,父亲及袓父亦为牧师,他们都勇于挑战州政府对种族隔离法等问题。马丁路德金自小接触信仰及圣经,愿意顺从圣经教导,明白作为信徒即使违返社会政制也要勇敢跟从神的旨意,同时知道作为基督徒有责任为社会人民争取权利。
马丁路德金在投入社会运动时,以非暴力抗争的手段作为实践"爱的社群"的途径。他认为在不公义的情况下,作为信徒群体是有责任回应。他在1961 年的一次演说中,列出三种当人面对压迫的时候的回应,第一种是默许,这是一种投降的方法;第二种是暴力抗争,这是一种历史常使用过的方法;第三种就是非暴力抗争。
他形容第一种方式为懦夫的行为。当人对面对公义,必须维护人的尊严、价值与自由,这是神按著自己的形象而赋予人的,不能够以投降的方式使人的价值失去。因此惟有以主动抗争回应不公义,抗争是为了制造张力,一个危机以打开谈判之门。而他主张的是非暴力抗争,因为暴力的抗争只会继续引发仇恨,而非暴力则是一个建设性的抗争。
他认为要实行非暴力的抗争,并不是一个冲动的决定,而是经过计划,在其他可行的方法包括谈判与及表达意见后,若果不公义的事实仍没有解决,才以非暴力的抗争回应社会不公义。
马丁路德金是一位以爱带动的民权运动领袖。他曾在一次公开的演说表达:"在我成为一名民权领袖之前,我是一名福音宣教士,那是我第一份工作,也依然是我最大的奉献。"
又说:"其实我在民权运动中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我认为它是我神职工作的一部分。此生我一心致力于实现卓越的基督教事工,而没有别的野心。我不打算竞选任何政治职务,我只想一直做一名传教士。我认为一名传教士必须心怀整个人类,在这场斗争中我和许多人并肩作战,所做的事情是出于这一情怀。"
从他的演说,看到他在社会运动中的行动,是实践福音信仰多于政治行动。今天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和见证的群体,也必需身体力行向社会不公义作出回应,在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信仰,行出神国度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