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海洋日主题是"唤醒新深度",在香港,大澳永续发展教育工作室举办系列活动,包括永续海洋展及生态导赏;台湾屏东海生馆净滩活动结合讲座,呼吁保育从家庭开始。
香港大澳:永续海洋展+生态导赏
在香港,大澳永续发展教育工作室举办"大澳.宁『净』海"系列活动,压轴活动于6月8至9日在大澳举行"永续海洋展览暨工作坊分享会"。
主办单位称,大澳是香港最西面的小渔村,拥有几百年的海洋文化。渔业、造船业、棚屋和盐业曾是这里的经济支柱。但随著工业化和海洋污染,大澳只能转型为旅游景点,成为香港的海岸后花园。
"永续海洋展览暨工作坊分享会"活动结合旅游与教育,旨在呼吁大众一起保护海洋环境,提升人们对于海洋保护的意识。展览中以海洋垃圾为材料制作的艺术品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让人们重新思考对待海洋资源的态度。
在工作坊中,参与者可以亲手制作可重复使用的蓝染手帕和精美的回收塑胶手饰,体验环保与创意的结合。此外,生态导赏活动也吸引大批游客,让他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大澳社区独特的生态与文化价值。
影片放映及分享会上,播放《搁浅蓝鲸启示录》影片,探究台湾年轻蓝鲸的不幸遭遇,一同审视台湾长久以来停滞空转的鲸豚保育问题,以应对香港的保育处境。
屏东海生馆:净滩活动结合讲座 保育从家庭开始
台湾屏东海生馆响应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唤醒新深度",举办一系列多元化的活动。
首先,净滩活动吸引许多家庭参与,民众在艳阳下捡拾珊瑚礁中的垃圾,并透过海废解说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另一项受欢迎的"海洋讲座"则在蓝鲸骨骼下进行,海洋研究员李世纬教授讲解"鲸落"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让参与者深受感动。
此外,屏东海生馆与海洋保育署海废再生联盟及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合作,推出各种适合亲子的活动。海废再生联盟展示了回收材料制成的商品,如SKB合作的黑琵永续钢笔,而科学工艺博物馆则带来了蜜蜡布手作体验,让游客在趣味中学习环保。
特别针对亲子的科教闯关活动,让小朋友在游戏中认识海洋保育,家长们也表示这是一次宝贵的亲子同乐机会。
屏东海生馆指出,透过这些活动不仅提供海洋深度旅游的热门景点,更让游客在享受海底世界的美丽之余,也增强了保护海洋的信念。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现了海生馆对海洋教育的承诺,并鼓励民众从日常小事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珍贵的海洋资源。
上帝将海洋视为生命之源
世界海洋日对基督徒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创造万物的神将海洋视为生命之源。圣经中记载"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仿佛启示著海洋的神秘力量。古典哲学家对水起源的观点也凸显了海洋对生命的重要性。人体六成由水组成,水更是生命的载体,滋养细胞,支撑生态链。
基督徒与上帝共同创造的海洋环境连结在一起,应当爱护和保护,尊重大自然的力量。让我们怀著敬意,继续关注和呵护海洋,这个充满魅力和生命满溢的家园。
联合国2009年起将6月8日定为"世界海洋日",旨在唤醒人类对于海洋的认识、保护及永续利用,希望世界各国能借此机会向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致敬,并慎重审视全球污染和鱼类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