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光书院推出自学平台 揭开城市再生与灵性的面纱

編輯室
恩光书院推出自学平台 揭开城市再生与灵性的面纱
恩光书院推出自学平台 揭开城市再生与灵性的面纱

恩光书院近期推出全新的自学平台,一连三讲的系列主题为"城市的创造与再生——伯特利的启示",细阅一个城市,探讨城市中的任何物件如何具有其价值,从中看出城市的历史和脉络。

主办方指出,一个城市和信仰有微妙联系,离开上帝就难有成就,是次讲题以伯特利为例深入探讨,第一讲︰城市散步资讯;第二讲︰伯特利的开创性和灵性;第三讲︰伯特利的功能、变质与复修。

城市散步细味人与物的情感

第一讲"城市散步资讯"提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交群组上载当地的城市美丽的一面,也有人拍片发掘香港的美景,如屋邨和河畔,让观赏者感觉身在其中,漫步城市。

回顾历史,可以见到城市文学的兴起,城市文学是围绕一座城市的生活点滴和当中居住的人物,透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形式记录属于这地方的百态。例如,1970年代的也斯在《街巷人物》一书中用散文描述景色如大澳、艺术、人物的访谈,抒发情感观察入微,让现今的人感受上一代的人与事。

1990年代的董启章在《地图集:一个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学》,结合虚构与地方掌故,重写历史,审视当下的香港有甚么改变。书中提及1889年的维多利亚港地图,画上虚线想像填海后的香港,透过想像空间刺探一个实体城市的过去。

探索城市与信仰的关系

近年兴起城市散步的热潮,黄宇轩的《城市散步学》与读者有系统地去观察、从文化角度来探索一座城市,建议人们在旅行时,可以将当地和香港两者之间比较,了解其共通和不同之处,用文化的角度欣赏我们住著的城市。

至于城市与信仰的关系,本身是规划师的卢惠明在《从空间进路到神的国度:在地、在教会、在城市》一书中,以多角度探讨圣经,与作者一起思考如何在地、在教会、在城市看见神的国度,为身处的时空带来转化和希望。

是次系列讲座旨在透过城市的创造与再生,启示人们对信仰和城市的深刻理解,详情参:恩光书院Patreon自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