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约先知以利亚以一对抗四百五十位假先知的故事为人熟悉,当中隐含著信徒怎样面对不公世界的智慧。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元生教授在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礼拜堂证道,以"从迦密山回望世界"为题,藉著列王纪上18章17至22节的经文来分解。
以利亚1对450假先知
梁教授指,以利亚的时代是个信仰迷失心灵迷惘的时代,与当前的世界、中国和香港相似—— 社会秩序失衡、信念迷失及偶像充斥。而迦密山的争战代表以利亚,即现今仅存的信徒怎样以信心和基督信仰的原则对抗物欲横流的洪潮和偶像泛滥的社会。
梁教授分析以利亚当时的处境,亚哈在位为王,皇后耶洗别信奉偶像巴力,对犹太人诸多逼害,强迫所有人背弃耶和华改信巴力。因此,与以利亚同行坚守原则的人越来越少,他成为时代的孤独者。
借镜以利亚 靠上帝争战
梁教授指,"在列王纪上第18章,以利亚一人对抗450位巴力假先知,还有国家的军队,这是不公平的角力和竞争,但这种情况不单是出现在古代君权专制社会,现今的社会一样以势欺人、以权谋私。"在大学里面,连教师都要被学生评分,教师有多少文章刊登在学术期刊、大学排名、教授的科系在世界排名第几,都是今日教育界普遍应用的指标。父母亦千方百计要让幼儿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因此,藉著迦密山的故事,信徒从以利亚性格的三种特质学习到"信心"、"勇气"、"能力"。
梁教授解释,"做人要有信心,对上帝要忠诚和倚靠;还要有勇气,以一敌百坚持原则和不随波逐流;以及能力,拥有一种从上帝而来的超凡力量。可惜今天的人为了竞争倚靠财富、资源、民意、权力,而非对上帝的信心、道德的原则和非凡的能力。"
爱与怜悯越用越多无穷尽
当以利亚下山,面对的又是一个贫富悬殊和极之不公平的社会。他遇到一个死了丈夫、儿子频临病死、家徒四壁的寡妇,以利亚显神迹,饼与油就源源而来。
梁教授指,迦密山的比拼与供食物给寡妇都是以少变多的神迹,而倒流不尽的是人的爱心和同情心,"爱护弱者怜悯贫穷的爱心是不会用尽,反而越用越多无穷无尽。"
他继续指,"以利亚的时代和世界到了今天都是一样的,人性和这个世界都没有改变多少,贫穷和绝望还是这世界和社会的主旋律,但我们仍然在冀求一个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神迹,我们仍然在渴望油瓶里有倒不尽的油和用不完的面酵。"
最后,梁教授期望,当信徒从迦密山回望这个世界,仍要用以利沙的话所说:"愿那加在以利亚身上的灵加倍的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