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已經來臨,關注中國內地事工的福音證主協會的神州情也已經發出禱告題目,分享了正在處於轉型期的中國教會的具體情況,包括內地城市化加速與多元主義帶來的種種挑戰,以及教會自身在牧養、教導以及管理上所存在的現實問題。神州情呼籲一同為轉型期的中國教會代禱。
神州情表示,現在中國內地社會面臨著轉型,城市化進程明顯、經濟、民生或文化等各方面也有著急速變化,再加上人口流動、就業分配、經濟滯緩等問題,給社會帶來種種挑戰。教會身處其中,也要面對和適應社會轉型帶來的種種挑戰。
由於中國地大物博,同一地區不同縣市教會的情況也有區別。但基本上,仍可總結出轉型中教會的一些共有現象,神州情一一進行了列舉,主要包括:
從農村到城市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內地教會像雨後春筍般出現,各地農村教會的福音工作蓬勃發展。1980-1990年代初可説是農村教會大大複興的時期。進入1990年代,城市化進程日深,福音的重心開始轉向城市。城市教會在農村教會的帶動下發展起來。
最初城市教會裏的牧者大多數來自農村,面對城市化和世俗化的挑戰,適應困難;又有異端邪教湧現,教會發展受阻;再加上教會體制及管理問題漸受關注,教會可説是在內憂外患中掙紮成長,在不斷地調節、學習和更新中奮力前進!今天,我們看到城市教會反過來影響農村教會,在培訓及資料供應上支持農村教會的發展。
教會多元化發展
隨著城市蓬勃地發展,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同時,知識分子歸主人數大增,城市教會呈現多元發展模式,各類型的教會開始出現於城市的不同角落。大致可以分為傳統教會、知識分子教會(第三類教會)、商人教會、農民工教會等。根據聚會場所,其模式又可分為大座堂式、家庭聚會式(在民宅中聚會)以及公開場所式(在辦公室、商店或工廠聚會)。多種模式適合不同社會階層的信徒及慕道者參予,牧養與教導工作也能更切合會眾的需要。
牧養與教導
隨著城市信徒日增,牧養的呼求此起彼落。過去教會大多數依靠帶職牧者,但現在有必要設立專職牧者,以配合教會發展。例如,華北地區某教會因著事工的開拓,除了增聘教牧外,還組成了一百多人的義工(平信徒領袖)隊伍,好能面對龐大的牧養和教導需要。
此外,信徒階層多元化也是目前內地教會顯著的情況,農村牧者未必適合教導知識分子信徒;傳統的牧養方法亦未必被第三類教會的信徒接受。所以,城市教會需要興起並裝備自身羣體的同工起來服侍,以應對教會增長的需要。另一方面,面對日益複雜的社會,牧者需要調整教導的方向,並要注意加入婚姻與家庭、基督教職場倫理、聖經的教會觀和社會觀等方面的教導。不少信徒反映,純粹的聖經教導並未能滿足人心的需要,還要配合適切的應用指引,才能帶領信徒實踐真理,滿足信徒學習和應用聖經的渴慕。
教會管理
城市發展逐漸令社會透明度增加,很多非公開教會正面對向政府登記的問題;另一方面,非公開教會因為缺乏公開性和公眾認可性,往往遭遇管理的困難。一位內地同工分享,廣東省有一間非公開教會處理財務缺乏透明度,致使其中一些信徒選擇把什一奉獻投到公開教會裏去,令本教會的牧者得不到足夠的薪津,生活困難,影響教會聖工的發展。轉型中的城市教會實在需要注重教會管理問題,確保聖工能在聖潔、健全及透明的管理制度下進行,榮神益人。
總結
專家估計,到2025年,中國城市化率將接近66%,城市人口達到9.15億。未來三十年,城市人口將會突破十億(星島網2008年10月19日消息)。城市化進程將繼續帶動社會轉型,定必為教會帶來更多挑戰,求主看顧中國教會的發展,在幻變不定的世代裏為主興起發光。
基於種種社會轉型的現象,神州情呼籲海內外基督徒一同為中國教會代禱,題目如下:
1. 為轉型中的內地社會禱告。求主讓更多人借著各種途徑,認識救主耶穌基督,成為神的兒女,加入教會,傳揚基督的救恩。
2. 內地城市化加速,教會面對多元文化是不爭的事實。求主幫助教會在轉型中堅守聖經真理,不受世俗影響,反而以真理影響社會。
3. 求主保守教會的牧養與教導能夠幫助信徒認識聖經真理,靈命穩固成長,以榮耀神,實踐真理為生命的目標。
4. 為內地教會的管理工作禱告。求主賜下管理的智能,讓同工能按著真理照管神家的事務;也求主使更多教會領袖重視管理工作。
5. 求主賜給眾教會領袖展望將來的智能,在轉型中靠著主適應,並好好裝備同工,面對城市化帶來的挑戰和沖擊。
神州情籲三月為社會轉型中的中國教會代禱
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