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wicked)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在近期的一次討論中,派博分享了他對 AI 的深入思考。他指出,AI 作為一種先進的技術,確實能夠提供信息,甚至模仿人的寫作風格。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AI 無法敬拜神,也無法感受信仰的真實情感,因此,它所“創作”的內容缺乏屬靈生命,不能替代由神所呼召的牧師親自研讀、禱告、體會、領受並傳講神的話語。
AI 可以提供信息,但不能取代屬靈領受
派博強調,AI 技術,如 ChatGPT,已經超越了傳統的搜索引擎。它不僅能回答問題,還能撰寫完整的文章,甚至能模仿特定神學家的語言風格。他親自嘗試向 ChatGPT 詢問:「請用約翰·派博的神學和風格寫一篇 800 字的文章,探討牧師使用 AI 的危險。」 AI 僅用五秒鐘就生成了一篇 857 字的文章,質量之高,甚至讓人難以辨別它並非派博本人所寫。
派博分析,上述AI 生成的“派博風格”文章不僅結構完整,還包含引經據典,引用了《哥林多前書》第二章、《約翰福音》第十章、《希伯來書》第四章、《詩篇》一百二十七篇等經文,並最後以「分辨的呼召”作為結論。派博坦言,這篇文章“驚人地優秀”,但他接著指出:如果他把這篇文章當作自己的講道來傳講,那將是邪惡的。
為什麼?因為這樣做違背了基督教的核心原則——真實、透明和正直。派博強調:「無論是神,還是祂的子民,都不會以一種方式説話,使他人在對我們的認知上產生不真實的想法,或者讓他們對我們產生不恰當的感受。」換句話説,使用 AI 生成的內容,並讓人誤以為是牧師親自領受、禱告、研究、思考並寫出的講章,乃是一種欺騙行為,這破壞了牧師與會眾之間的信任,也違背了神對屬靈領袖的呼召。
牧師的職責是教導,而非「復制粘貼”
派博進一步強調,聖經清楚地規定了牧師的職責,其中最核心的一項就是教導的恩賜。《提摩太前書》3:2 説,作為長老、牧師,必須具備「善於教導」的恩賜。這意味著:你必須具備這樣的能力——你要能讀一段聖經,理解它所涉及的屬靈現實,感受它要激發的情感,並且能夠清晰地向他人解釋,經由舉例和應用,使他們得造就。這是一個恩賜,是牧者最重要的職責。
派博警告説:「如果一個牧師不能做到這些,他就不該成為牧師。」他認為,依賴 AI 生成講道稿,是對這一神聖職責的逃避,是一種令人震驚的捷徑(Appalling Shortcut)。雖然 AI 可以作為輔助工具,為牧師提供信息、靈感,正如解經書、文章、書籍、詩歌可以幫助我們一樣,但牧師不應讓 AI 代替自己構思、書寫講道內容,更不能讓會眾誤以為 AI 生成的內容是神借著牧師傳遞的信息。
誠實至關重要,欺騙不可容忍
派博還提到,即便是世俗世界也強調 AI 生成內容的透明性。例如,美國使用最廣汎和最受歡迎的格式指南《芝加哥格式手冊》(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已經制定了明確的規範,要求引用 AI 生成的內容時,必須清楚標注來源。如果連世俗學術界都如此重視誠信,那麼基督徒更應該徹底堅持這一原則。
他進一步強調,如果有人堅持要用 AI 撰寫講道稿,至少應該在講道一開始就告訴會眾:「今天的講道是由 AI 生成的。」但現實是,幾乎沒有牧師願意這樣做,因為他們知道,這會讓會眾質疑講道的屬靈權威和真實性。
牧者是教會的聖職 AI 不能取代神的呼召
AI 是當今社會的強大工具,可以用來查找資料、整理信息,甚至幫助我們進行更深入的神學思考。然而,派博明確指出,牧師不應該依賴 AI 來撰寫講道內容。因為牧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遞信息,更重要的是帶領會眾進入敬拜、經歷神的話語,並活出真實的信仰。
他提醒基督徒和領受聖職的傳道人,要明智地使用 AI,而不是讓 AI 取代神所賜予的屬靈職分。「如果你要讓 ChatGPT 撰寫你的講道初稿,然後你進行調整,那麼你最好對會眾説:『ChatGPT,人工智能,今天早晨已經為你們寫好了神的話語。』」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