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界对"福音出中国"有许多期待。《基督时报》近期采访某北京家庭教会领袖张牧师,以《家庭教会领袖谈中国教会海外宣教: 传福音给万民听》一文就国内家庭教会如何面对及处理"城市独立教会与团体型教会做宣教的不同特色及配搭"、"没有差会的情况下教会如何支援宣教士"等具体问题进行讨论。
中国有不同类型的家庭教会,他们的角色、位置、合作是什么?
张牧师指出城市教会一般会选择差派宣教士去西方,去教会已经没落的国家宣教,城市人文化知识比较多而缺少冒险的精神。农村教会会差派人出去最艰苦的地方,要向那生活贫穷地区的人宣教,明知艰难但他们还是有信心要去。怎么把两个力量合在一起,是需要透过众教会同心合意的祷告,及建立合作的宣教差会来解决的。
有以团体型教会为单位的宣教,有堂会做的宣教,这两种类型教会的海外宣教各有什么特点与需要如何配搭?
张牧师说:「城市独立教会力量比团体型教会的力量更集中,因为城市教会中一个牧师就可以推动事工、调动各种资源。城市堂会差出去的人,文化素质比较高,因此影响力也会大,再加上及时的跟进和丰富的资源供给,成率会更高一些。」
同时,"团体型教会中人多,分布比较散,做事情需要经过的程式比较多。但是团体型教会一旦派遣宣教士,就会比城市教会差派的人多。他们一差派就是一队人,跟城市教会差派一个家庭或者单身去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及时跟进、提供资助就更好了。"
张牧师表示不同类型教会在差派宣教士上是要有紧密的合作和配搭的,首先牧者之间要在基督里相通,有共同的宣教异象,接下来才能彼此配搭。
海外宣教最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是白领、知识份子、商人、民工、还是其他的?
张牧师说:"海外宣教什么人才都需要,身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宣教的异象,民工或者知识份子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是不是上帝呼召的人?有没有明确的宣教异象?有没有强烈爱人灵魂的心?愿不愿意为执行福音的使命把自己摆上宣教的祭坛上?有的人有文化,却受不了苦。有的人文化低,却可以受苦。"
他以当年跟从戴德生来中国宣教,对温州的福音发展深具影响的曹亚洲为例说:"(曹亚洲)他是残疾人。当两条腿的人不想去宣教的时候,神感动了这个只有一条腿的人去宣教,而打开了温州宣教的门。"
对于海外宣教士来讲,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张牧师指出对于海外宣教士来说最重要的是:1、有语言的能力; 2、有生存的能力;3、有整合的能力。同时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圣灵能力的基础上。
另外,他继续说:"如果是年轻人做宣教,那还需要协作、团队精神,他们要首先知道自己不是去做宣教士,而是要先去做一个宣教的『人』。不是做传道的事工,而是要先做一个合格的基督徒,自己如果没有很好的灵修习惯、很强的被圣灵管理的生命力,当他面对外面的各种试探,就会失败。教会要关心这些宣教士,无论他们的工作是否有成果,因为他们面对孤独、苦难、缺乏,甚至面对死亡、世界的诱惑,的确需要更多人的关心和支持。在海外能否坚持下来,就要先看一个人内在的生命如何?是否有教会足够的关怀?"
为什么要抓住阿拉伯国家与非洲?在阿拉伯国家与非洲宣教的难处是什么?
张牧师看到阿拉伯国家及非洲国家更需要基督的福音。他认为福音传播的历程经过了2,000年,上帝按照他自己的计划和旨意,引导历代教会的宣教士把福音传到了其他国家,现在也是中国教会要参与把福音传给阿拉伯国家与非洲国家这些未得之民的时候了。
张牧师列举中国人去中东及阿拉伯国家宣教的具体困难及部分对应办法,他说:"第一,办签证比较难,宣教士要有身份才能拿到长期签证,自己不见得必须要开公司,宣教士可以跟著商人过去,就像保罗跟百居拉、亚居拉夫妻配搭一样。商人团契如果愿意提供帮助,宣教士拿签证就容易多了。"
"第二,宗教的冲突,在这些地区宣教,不但要面对来自当地政府逼迫,更要面对来自当地异教的逼迫。在阿拉伯国家与非洲国家宣教,宗教的对抗是宣教的拦阻,因此需要宣教士的祷告,与从神而来的智慧。"
"第三,经济问题大,国内政府没有完全开放家庭教会,公开筹款比较有困难,所以无论是差者筹款,或者是被差者宣教士回来筹款,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外还有缺少宣教经验,中国宣教士普遍没有经验,第一要跟海外有经验的人学,第二要有信心去走自己的路,在宣教的行动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策略。"
总体上,张牧师认为现在中国派宣教士就是出去锻炼的,这些人是出去实习、去预备做宣教士的,是为神的国储备宣教人才,当一个人能够在宣教的工厂上锻炼,他就具有了宣教的生命,总结出宣教的经验,将来他们可以做宣教的辅导员,建立宣教的团队,培养带领新的宣教士。
中国的教会,能够为培养宣教士做什么样的预备工作?
张牧师说:"中国内地教会只能训练基础知识,基本的神学、心志、生命、祷告、读经、传递宣教异象,真正的宣教方面、跨文化方面的训练还是需要国外教会有经验的宣教士,因内地教会的训练只是理论、书本上的。教会可以先建立信徒的宣教心志,传递宣教的异象,筛选出宣教的人材,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先在国内进行短宣,较成熟的时候再差派出去,走出去后会被上帝更多的开启。"
相关新闻:
福音出中国 家庭教会领袖谈海外宣教(上)
-
全球华人宣教会议线上举行 聚焦21世纪门训与契机
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网络会议于2025年7月6至12日举行,今年以"华人教会的门训与契机"为主题,涵盖儿童与青少年事工、长者、圣经研读、保罗书信、启示录及现代科技(如AI)等多个面向。会议由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海外校友会所设立的"信望爱宣教动员中心"主办,为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五届举办的全球华人网络宣教会议。
-
被禁普林斯顿大学女子田径赛 跨性别运动员兴讼
一名自认为女性的男性运动员,因被取消女子田径赛的参赛机会,现正向普林斯顿大学及相关体育官员提出索赔。
-
欧凯莉(1933–2025):教我如何研读圣经的姊妹
我很蒙福,从小每周都去教会。我几乎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开始知道挪亚、摩西、彼得、保罗这些名字的。圣经对我来说一直都不陌生。但如果你问我:"是谁教会你如何查考圣经的?"我毫不犹豫地会回答:欧凯莉(Kay Arthur)。
-
英国人权特使:基督教受迫害加剧部分国家濒"灭绝"威胁
鉴于基督教在全球范围内遭受的迫害越演越烈,英国近日锁定了十个主要在亚洲的重点关注国家,并作出承诺透过积极外交捍卫宗教自由这一宝贵人权。
-
香港基督教团体联署反对"同性伴侣关系登记"
香港《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条例草案》7月23日于立法会委员会审议,遭多个政党强烈反对。性文化学会、明光社等多个基督教团体亦透过不同渠道向当地政府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