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开发的短视频应用程式"抖音"(Tik Tok)自2016年推出传播威力强大,不少年轻人拣选音乐自拍舞姿上载社交媒体,直到本年6月"抖音"在全球已有1.2亿个下载。
青少年渴望被爱和关注
明光社项目主任郭卓灵在明光社网站发文指,"抖音"apps具备小型剪接软件,能做到改变速度、剪接、滤镜、加入特效及音乐的功能,玩家易于掌握将个人杰作随时上载社交媒体,获千万个赞好,甚至叫人模仿自己跟随自己的风格,得到满足感。
但她指出,不少青少年玩"抖音"罔顾人生安全,如有人玩"电梯舞"干扰电梯自动关门的操作以致被困升降机,他们亦沉迷在玩和分享"抖音"致不能自拔,究其原因在于希望在当中体验互相关心、被赞赏、分享心事等被爱、被关注的感觉。
她更指,儿童及青少年在成长中期望寻找到认同,在学习是非对否的同时,需有家长的陪同去看这些视频作出指导,家长亦可陪伴子女去欣赏当中的创作,如遇不当的视频予以提醒。
郭卓灵认为,青少年渴望在网络世界得到关注和被赞赏,背后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家人的关心及赞赏,若然在家庭缺乏沟通便会在虚拟的世界中沉迷下去。
牧养三"E" 助年青现实世界寻满足
网络媒体宣教基地Jesus Online总监欧建梁在接受明光社访问时,提出在新媒体时代牧养之道。
他指,现时科技变化得很快,每一个年龄群体都有自己习惯用的App来作社交媒体,YouTube已是"老人家"的玩意,大学生玩Instagram,年纪再小的玩其他Apps。
当教牧面对急速转变的新媒体时,很多时候无所适从。欧建梁表示,教牧不一定自己追赶,可要"定时定候"向年轻人请教了解他们的世界和和话题,或授权予年轻导师同工学习使用新的应用程式。
欧建梁建议,真正进入青少年人的世界要有三个"E":Engage(建立密切关系)、Empower(给他们鼓励、自主)及Explore(了解、寻找方向、可能性)。
他表示:"很多教会『出了事』(年青人流失了),就是没有了这三『E』,既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从不鼓励他们试新事物,亦不容他们去发挥自己的可能性。"
因此,他认为拉阔年轻人的世界很重要,就以"抖音"为例,如有姊妹喜欢于"抖音"拍片跳舞,教牧借此鼓励她参与加跳舞班,从现实世界中得满足。在导师的指导下,既学习到真正的跳舞技巧,又可以认识新朋友,而她在老师的身上学到的跳舞态度亦是一种生命教育。
对于家长发现子女玩"抖音"亦不必过于紧张,正如子女打机就觉得一定不好,欧建梁认为"不要一下子就禁止他们,因为当关系建立不了,再说甚么他们都听不进去。"